AI进医疗:美国午夜,中国三更
在协和、同济、301等北京著名的三甲医院,塞满了各个人工智能企业的智能设备和系统,不少企业以此来宣传和大医院的紧密合作。这是今年三甲医院的日常工作场景,人工智能继安防以后,开始在医疗领域掀起创业潮。多家AI医疗企业的创始人向记者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起,投资人上门的次数显著变多,她们不愁融不到钱。
2021年AI医疗投资案例60起,数量超出安防,也是全部“AI+行业”包含金融、教育等领域中数量最多的,但总融资金额并不高,约为40亿元人民币,是安防领域的二分之一。多位接收记者采访的投资人称,安防能够短期看到资金回笼,医疗市场成熟还有待时日,现在以早期投资为主。
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AI独角兽的赛道布局中,均设置了医疗板块。以依图为例,依图科技在去年5月完成C轮亿元的融资,这家企业将此轮募集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医疗板块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培养。
投资人已经瞄准了AI领域的下一个金矿。华创资本合作人熊伟铭向记者表示,AI安防的创业格局已经趋于稳定,而AI医疗从美国硅谷开始,新的改变正在发生,投资潜力更大。九合创投创始合作人王啸也表示,AI医疗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看起来,又一个风口正在成型。从2021年开始中美AI医疗影像创业企业显著增加,但在药品发觉方面,美国遥遥领先。
人工智能在医疗的落地场景关键集中在三个领域——药品研发、医疗影像和诊疗技术和AI机器人。接收记者采访的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影像是图像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最直接的应用,这也是为何影像主导了这一轮AI医疗的发展。创投数据平台鲸准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AI医疗应用的创业项目合计完成86起融资,其中影像占31%,占比第一。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GlobalMarketInsights數据显示,尽管药品发觉在智能医疗方面将占据35%以上的最大市场份额,到2024年收入将超出400亿美元;但医疗影像和诊疗技术将成为2021年-2022年智能医疗领域增速最快的行业,估计到2024年,行业将达成250亿美元,增速超40%。
现实却并不乐观——这些北京三甲医院里,即使塞满了来自各个人工智能企业的智能设备,但其中真正被临床使用的,几乎没有。这些设备,大多是AI企业无偿赠予的。“给300家医院无偿送300套,谁做不到呢?”北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企业数据总监王琦说。
AI独角兽旷视科技现在还未宣告布局医疗,企业副总裁谢忆楠告诉记者,在她们看来,“AI医疗领域周期有点长,数据有点贵,场景有点窄”。
这和全球巨头IBM在中国的窘境类似。全球AI医疗领域的先行者IBM企业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布局。IBM智能医疗业务在美国市场年收入已达10亿美元以上,在中者说,IBM在美国快速做大AI医疗,关键在于能够快速经过收购得到数据,但在中国,这不可能。
“现在的智能影像很像前几年的互联网医疗,大家一窝蜂进来了,但下一步怎么做是个问题。”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医疗影像产品责任人马文君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说。
从美国到中国,AI医疗已经开始发力,但依然面临多个发展瓶颈。中美医疗数据玩法不一样
2021年1月,陈宽创立AI医疗企业“推想”,和其它创业者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
AI进医疗:美国午夜,中国三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