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
摘要: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体动作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具体细化为很多个舞蹈品种,比如民族舞、古典舞、街舞等。任何舞种的舞蹈表演者都需要进行基本功训练,比如手臂训练、脚位训练、腰部训练、腿部训练等,通过这些形体训练,可以使舞蹈者掌握正确的舞姿、舞步,把握身体的运动幅度,增强肌肉力量。对于舞者来说,形体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在学习舞蹈前期首先要把基本功练扎实,这样才能让舞蹈富有灵动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
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基本训练方法
舞蹈侧重的是形体表现,是以动作为载体的艺术形式,舞蹈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视觉感受,所以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性,舞蹈要具有灵动性,这需要表演者具备极高的表现力和扎实的舞蹈功底。教师在教授舞蹈时,一定要重视基本功训练,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基本训练,把握训练强度。
一、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的重要性
基本训练是舞蹈表演的基础,只有经过长期的基本训练,身体各个关节的柔韧性才能得到提高,舞蹈动作才能做标准。目前在一些高校内,许多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基本功不扎实,这是由于一些学生入学以前没有经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动作不标准,最终表演出来的舞蹈就会显得僵硬、麻木。所以说,基本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二、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的分类
(一)手臂的基本训练
手臂训练的部位包括指关节、腕关节、前臂和大臂,手臂的动作非常灵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舞蹈语言都是靠手臂来完成的。手臂在整个舞蹈中还具有帮助身体协调的作用,进行手臂训练,首先要训练手的形态和手的位置,不同的舞蹈品种会用到不同的手型,舞者要准确把握手型的变化。手臂的动作要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协调起来,位置要把握好,整体上要有节奏感。
(二)头部和肩部的基本训练
人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最关注的地方就是舞者头部和肩部的区域,头部的位置和动作可以表现舞蹈的情感。在进行头部基本训练时,一般的动作形态有:低头、转头、摆头。还有一些滚翻的动作,头部训练不但要抓动作,还要抓位置,要让学生对不同位置有一个心理感应。肩部的训练主要是为了提升肩部的柔韧性,肩部是手臂的根基,决定了手臂动作的幅度和美感。进行肩部训练一般采用的动作有:舒展肩部、向上提肩、裹肩等。在进行肩部训练时,要注意身体的其他部位要保持放松,脖子要摆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三)脚部的基本训练
脚的位置决定了站姿,把脚的位置放好才能让身体平衡。舞蹈品种不同,站立姿态也不同,脚位决定了舞步的形态,脚的位置摆不好,其他的动作也会失去灵性。在练习脚位时,要准确把握脚的方向。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要严格监督学生,防止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犯错。脚位的基本训练包括关位、开位和交叉位,舞蹈练习中一般先练习关位,因为关位比较容易掌握,练习起来重心也比较稳。练习开位就需要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可以练习一段时间的开位再交叉练习关位,这样两种脚位结合进行就可以减少练习的困难。在练习脚位时,要注意膝盖和脚要保持垂直的状态,这样用力才是正确的,如果动作做错,训练也就没有意义了。
(四)腰部的基本功训练
腰部的基本功训练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腰部处于人体的中间,是表现舞蹈动作的核心部位。在进行腰部训练时,主要是训练腰的柔韧性,腰部肌肉弹性高了,舞蹈动作的幅度就能加大。训练腰部一般采用的动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