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压岁钱里的金钱学问-金钱投资的学问.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压岁钱里的金钱学问:金钱投资的学问

  过完年,每个宝宝全部会收到不少的压岁钱,对于小宝宝来说这些崭新的纸币还不如花花绿绿的广告纸来得好玩,但对于2、3岁的宝宝很可能就对“钱”更感爱好,因为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金钱的魅力,比如,钱能够买糖吃,还能够买玩具等,正是因为“钱”有这么的用处,她们才会对钱格外的感爱好,既然如此,在宝宝得到长辈的压岁钱时,父亲母亲是不是能够趁机对宝宝进行部分金钱的随机教育呢?让宝宝及早认识金钱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为宝宝长大后能正确对待金钱打下基础。
  让宝宝认识“钱”,宜早不宜迟
  3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够识别硬币和纸币,这时,家长可为孩子准备两个储蓄罐,把平时不用的钱,一角、五角等钱币投入第一个储蓄罐,积到一定数目标时候,把零钱取出来,同孩子一起到商店买一点小商品,让她初步包括货币交换的道理。也能够把宝宝的压岁钱投人第二个储蓄罐。作为短期储蓄。等储蓄到一定数目后用于购置较为珍贵一点的物品或交纳学费等,但在动用这笔钱时,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明白动用这些钱去做什么?为何要这么做?逐步树立起宝宝正确的金钱观念。
  和宝宝一起玩“认识钱币”游戏
  第一步 初步认识
  和宝宝一起翻看,一页页地给宝宝讲解不一样年代、国家、风格的多种钱币。宝宝即使还不能从风格迥异的钱币中看出各国的文化风俗,但起码对中国的钱币有了很深的认识。比如中国的钱币,不论是五、六十年代发行的,还是九十年代以后发行的,全部有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钱币上的国徽。从钱币的人物改变上。宝宝还能够认识到部分伟人和部分少数民族等。
  看得差不多了,母亲能够考问宝宝部分不一样钱币上的特征。比如过去的1分、2分、5分纸币上全部是什么图案?什么时候发行的钱币上有防伪标志?这么的提问会让宝宝一下子掌握不少钱币的特征。
  第二步 交换钱币
  在宝宝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母亲能够拿出部分宝宝的压岁钱(纸币),再将宝宝储钱罐里的硬币倒出部分,这时就能够和宝宝玩换钱币的游戏了。
  母亲将纸币划归己有,将硬币划归宝宝,然后用纸币和宝宝兑换硬币。如先用5元、10元、20元的纸币分别兑换成一样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币;再用这些纸币兑换不是一样面值的硬币。换成一样面值的硬币时,比如10元纸币能够换成10个1元硬币、20个5角硬币、100个1角硬币等,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宝宝的加减计算能力。
  第三步 模拟演练
  母亲能够将宝宝的玩具当成待售商品,――估价,分成两堆,和宝宝对卖。比如宝宝的小熊估价8元。母亲拿出10元,让她找零;而她的玩具手枪估价4块8,母亲出5元,继续让宝宝计算找零。在这些“有意刁难”和找零练习中,宝宝对钱币的利用会更熟练。
  第四步 实战演练
  以上三步的最终目标,还是在为宝宝最终能真正的实战而作的铺垫。在结束上述游戏后,母亲能够带宝宝去超市买点东西,由宝宝付钱。在收银员还未找回零钱时,母亲能够问宝宝该找多少钱?然后再对照收银员找回的钱,来验证宝宝计算的是否正确。
  经过这些轻松愉快的钱币游戏,能够让宝宝初步认识货币的样式、功效和使用方法,既让宝宝提前学习了“数学”,也开发了宝宝的智力。
  怎样面对宝宝的金钱问题
  钱,在孩子眼中含有神奇的力量,它隐含着“我是否安全?”的问题。怎样淡化金钱的神秘

压岁钱里的金钱学问-金钱投资的学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