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海投毒案.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海投毒案上海投毒案文章很长,却希望大家读完。 2013 年4月1 日,复旦大学 2010 级硕士生黄洋因身体不适住院, 16 号下午经抢救无效逝世。经警方初步证实, 黄洋的舍友林默是该案最大嫌疑人。林默因与黄洋在生活琐事上发生矛盾, 便从实验室带回剧毒物质注入饮水机槽, 致黄洋饮毒水身亡。 19 日下午, “警民直通车... 完美学生的不完美毒杀——复旦投毒案的来龙去脉 2013 年 04月 25日 20:19:56 文章很长,却希望大家读完。 2013 年4月1日, 复旦大学 2010 级硕士生黄洋因身体不适住院,16 号下午经抢救无效逝世。经警方初步证实, 黄洋的舍友林默是该案最大嫌疑人。林默因与黄洋在生活琐事上发生矛盾, 便从实验室带回剧毒物质注入饮水机槽,致黄洋饮毒水身亡。 19 日下午, “警民直通车- 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投毒案疑犯林某。这是一起一个完美学生谋杀另一个完美学生的案件。投毒, 这种人类最残酷而幽暗的作案手法, 何以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被激发?本文为你讲述逼仄空间里人性最阴冷的那一面。 4月 16 日下午 3点 23 分,复旦大学准博士生黄洋死了,在愚人节当天,他喝下一杯含有极高浓度 N- 二甲基亚硝胺的水,这杯水里的毒剂由他的室友——一位严谨而优秀的医学生林默投下。 27 岁的投毒者林默未做过多的辩解。他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向警方供述了毒杀室友的理由: “闹着玩”。说话间,他依旧保持此前 27年养成的冷峻少言的风格。“他很快承认是他干的。”一位熟悉案情进展的同学说道。警方找了林默两次,在 4月 11 日第二次被警方带走时,他承汄了投毒这一事实, 在紧接下来的一天中午, 至少有两位同学认出了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医学实验室指认现场的他。脱下黑色头套,这里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在不用实习的休息时间里, 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实验室位于楼层最右侧的一个房间, 黄色生物安全柜需要两把锁才能打开,里面的试剂瓶装着淡黄色的 N- 二甲基亚硝胺溶液。“我用它来做实验。”当天中午, 他指着其中一瓶试剂, 说了这句语意不清的话。投毒者的主动承认并不意味着案件迅速侦破。4月 18 日上午, 新华社记者向上海警方求证时,警方的说法仍是:案件正在审讯中。知情人认为,警方迟迟未下结论的原因是他的理由过于简单。投毒, 这种人类最残酷而幽暗的作案手法, 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何以被驱使并进发? 在4月1 日前, 黄洋准备在4月7 日参加硕士生答辩的论文被人删除, 中毒后, 他的笔记本电脑被人格式化。林默的同学注意到, 黄洋中毒前后,林默开始出人隔壁寝室借水,他不喝自己寝室的水。在黄洋中毒后的第二天, 黄洋提出让林默给他做 B 超检测, 这位投毒者做完 B 超后冷静地对黄洋说, “没事。”在林默被抓后,他的很多好友不断在微博上和采访中力挺这位努力、严谨、奉行完美主义的年轻人, “他不像一个杀人犯”。“林默用自己做实验的独有试剂来投毒, 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医生做出的事情。”他的一位同学从专业角度替他进行辩解。“他和被害者专业不同, 所在医院不同, 不存在利益冲突, 并没有犯罪动机。”另一立同学说。面对黄洋的家人, 与投毒者和被害者同住一屋的第三人葛林也给出了自己的观察: “他们关系很融洽,很正常。”这位住在 421 寝室的第三个人在最后一次见到黄洋和林默时, 黄洋还在开林默的玩笑, 葛林对受害者黄洋的家长说:“至少看上去一切都很平静。”找不到明显的动机, 不是吗? “林默不是最终的罪犯”——这种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持续困扰着这起案件中的所有人。完美学生“天才, 身上散发一种 Sheldon 式阳光的古怪。”林默在广州中山大学的本科同班同学曾文华说,他对科研的痴迷超过身边所有人。一位和林默相熟 8 年的同学陈文说:“他的成绩在医学生里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达到。”“近乎完美。”他曾获得复旦大学“第一三共制药奖学金”, 2012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整个复旦大学数万名学生中仅有 265 名硕士研究生获得此项奖学金。林自贡现在是广东省一家医院的骨科医生, 在本科阶段, 他曾经和林默多次在课题上进行合作, 他保持着对林默极高的评价:“学习非常优秀。能从中山大学北校区学生会学术部的底层小干事做到部长也说明他善于合作和协调。”“一起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 他毎一步都规划得非常合理。”同样是学术研究者,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相比林默专注于学业,黄洋的优秀更加多彩。他在 SCI ( 科学引文索引) 刊物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黄洋的生前好友江晨说: “ SCI 代表了作者的学术水平,是质量。”善干表达的黄洋和沉默严谨的林默代表了“完美学生”在个人性格上的两端。在各自的社交网络上, 他们给自己贴了完全不同的标签。黄洋写上

上海投毒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