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报复之心
报复之心,人皆有之,名人自然也不例外,无非手段更高明,影响更大罢了。报复还不等同于报仇、报仇是你给我初一我给你十五,你对我杀父夺妻,我对你满门清剿。报复则往往可能是一言不对、一事不和、一次慢待等小事引发,但后果很严重。
孔子,那是千古圣人,但报复起来照样心狠手辣。她在鲁国曲阜办课时,和同行少正卯争夺生源,每落下风,“孔子之门,三盈三虚”,这就结下梁子。以后,她一当上代理丞相,就马上找了个理由把少正卯杀了。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孔子給少正卯列了五条罪: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意思是说:为人通达而专心险恶,行为异常而意志坚强,看法不对却善于诡辩,宣扬邪说却很博学,顺从异端且扶助呵护。即便属实,也没有一条够得上犯罪,更不待说死罪。
飞将军李广是个战功赫赫的英雄,但她挟嫌报复杀霸陵尉的事,是一个道德污点,让她难担光明磊落的美誉。载:李广因抗击匈奴失利而被削职为民。一天晚上,李广和好友在乡里喝酒返回途中途经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不放行,李广家人报:“故前任李将军。”刚喝过酒的霸陵尉听罢大声喝道:“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广今后怀恨在心。很快,汉武帝起用李广担任右北平太守,李广要求霸陵尉随她赴任,到了军中就寻了个错将其杀了。
革命家报复起来,也和常人无异。1774年10月,马拉来到法国科学院,做了一串燃素理论的变形试验,试图解释燃烧现象,她想以此成为科学院的组员。不过面对马拉的试验和提交的论文,著名化学家拉瓦锡评价道“毫无价值”。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马拉成为革命运动的风云人物,巴黎公社的领导人,她对于当年被拉瓦锡粉碎了科学梦仍耿耿于怀,指证拉瓦锡是“可恶的包税人”,并以“在人民的烟草中加水”等罪名逮捕了拉瓦锡,最终杀害了她。
诺贝尔,这也是一位我们很崇敬的伟人,但报复之心并不甘人后。诺贝尔有一个比她小13岁的女友,她很爱她,但以后发觉她和一位数学家有暧昧关系,并最终和那位数学家私奔。对这件事诺贝尔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生命的尽头,诺贝尔还是个单身汉。可能正是这件事让诺贝尔在制订“诺贝尔基金会奖励章程”时把数学排除在外,她在报复那位数学家,却无意中报复了整个数学界。
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反对中庸之道,她对伤害过自己的人是决不放过的,报复起来也是
名人的报复之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