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财政部《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doc.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广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 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3 〕 96 号)等有关要求和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购买服务, 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 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 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 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应当根据政府职能性质确定, 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属于事务性管理服务的, 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第三条政府购买服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积极稳妥, 有序实施。从实际出发, 准确把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探索多种有效方式, 加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力度, 增强社会组织平等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能力, 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二)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的领域和项目, 明确权利义务, 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 公开择优, 以事定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坚持费随事转, 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择方式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四)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坚持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组织改革相衔接, 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放宽市场准入, 凡是社会能办好的, 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第二章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第四条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购买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第五条党的机关、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履职服务,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购买服务。第六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承接主体), 包括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经的社会组织、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划入公益二类或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 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第七条承接主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 (三) 具有独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 (四) 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 (五)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六) 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 通过年检或按要求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 信用状况良好, 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七) 符合国家有关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 (八) 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购买服务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第八条承接主体的资质及具体条件,由购买主体根据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结合购买服务内容具体需求确定。第九条政府购买服务应当与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 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应按照“费随事转”原则, 相应调整财政预算保障方式, 防止出现既通过财政拨款养人办事,同时又花钱购买服务的行为。第十条购买主体应当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提升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能力, 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构脱钩。第十一条购买主体应当保障各类承接主体平等竞争, 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承接主体实行差别化歧视。第三章购买内容及指导目录第十二条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服务事项。政府新增或临时性、阶段性的服务事项, 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 应当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 以及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不得向社会力量购买。第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财政部门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及公众需求等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第十四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下列服务应当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一) 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就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安置、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安全、公共交通运输、三农服务、环境治理、城市维护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二)

财政部《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