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朱仙镇木版年画作文
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的是民间样式和画风,荣宝斋传承的是中国名画经典。发展创新现实主义题材的年画作品,仍然是延续民间版画艺术的一条好出路。以下是X分享给大家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文篇1
早就听说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有名,可是历来没有亲眼见过,这个寒假我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即使那天是雾蒙蒙的,但我们先锋社团的小团员们心里全部是阳光灿烂。在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想像着木版年画的样子。
我们一到朱仙镇,就来到一家木版年画社,刚前进屋门,我就被墙上挂的木版年画吸引住了,它们就像我似曾相识的好好友,有刘海戏金蟾、吉星高照、三娘教子、福禄寿、步步莲升等,我看到一幅画上画了两个人,全部骑着一只大公鸡。我不解地问一位阿姨:“这叫什么?”“这是‘大吉大利’。”阿姨回复道。“大吉大利?”我还是一脸的迷惑。阿姨看我不明白,继续解释道:“你看,这是一只大公鸡,‘鸡’和‘吉’同音,意思是大吉;这下面还画有一串荔枝,‘荔’和‘利’同音,因此起名为‘大吉大利’。”听了阿姨的讲解,我不住地点头:“哦,原来如此,有道理、有道理!”
我环视四面,看见屋子里一面墙摆满了柜子,柜子上放满了雕版,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我随意拿起一块放在手上沉甸甸的,可是却看不到好看的图案,只有部分零星的小块块,我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阿姨举起一块黑色的雕版让大家看:“同学们,这是‘刘海戏金蟾’的雕版。”噢,原来只有黑色的版上才是一个完整的轮廓,我心里的大问号迎刃而解。
“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阿姨接着说。同学们一听要制作木版年画了,蜂拥而上,马上把阿姨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只见阿姨先拿起刷子醮了一点黑墨,把雕版刷均匀,又轻轻掀起宣纸盖在雕版上面,用特制的刷子——烫子往返推几下,一张木版年画的轮廓就做好了。阿姨刚把画举起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哇!真漂亮!”
阿姨问:“谁想来试一试?”同学们全部争先恐后地举手,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我、我!”最终轮到我了,我既快乐又担心地来到雕版前,准备开始制作。可能是因为我醮的墨大多了,印出来的图案有点模糊,我噘着嘴走了,心想真是看着轻易做起来难!
阿姨看我们做的不过瘾,又给我们拿出一块“黄金万两”的雕版,让我们再练习。我这一次吸收了上次的教训,墨少一点,手轻一点,推得匀一点,一张“黄金万两”清楚地印了出来。我又满怀期望地来到“刘海戏金蟾”前,根据要领,印出了我的最高水平。我拿着印好的木版年画让母亲看,母亲笑着说:“真是熟能生巧啊!”
阿姨介绍说,做一张完整的木版年画通常要套五个不一样颜色的版,分别是黑、红、紫、黄、绿,要调整好位置,不能重影。用力要适中,力量太大,纸轻易烂;用力太小,着色不匀……制作一张木版年画学问可真不少!
大家拿着自己的劳动结果高快乐兴地离开了木版年画社,在路上我突发奇想,决定回去后把我印的木版年画涂上彩色,贴在房门上,让全家过一个平安、幸福、吉祥的虎年!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文篇2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谣,而民谣里唱的“门神”就是朱仙镇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
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朱仙镇木版年画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