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女人的传奇人生
1793年,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广场尤其设置的断头台上结束了她38岁的一生。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和法国的波旁是当初欧洲势力最强大的两个家族,因此,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和法国王储结婚就是顺理成章的政治婚姻。尽管她被定为王后人选,在宫廷中的地位无比稳固,但她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当初,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伯爵夫人,对玛丽·安托瓦内特极尽中伤诽谤之能事。王储的大弟弟普罗旺斯伯爵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野心家,她认为只要没有哥哥,自己便能成为国王,因此将兄长视为绊脚石。她借出入来往的御用诗人之口,在街头巷尾传唱讽刺王后行为放荡的诗歌,并散布流言。
诚然,玛丽喜好奢侈,浪费无度,性格又略显轻浮,但绝非放荡不端。有关她放荡的谣言,尤其是将她塑造成淫妇的流言,能够说全部是党派性的中伤。尽管对懦弱的丈夫感到绝望,不过她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身为王后的立场和和之相当的义务,直至“巴士底狱之日”,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宫廷中从未失掉威严的气度和优雅的魅力。法国大革命前夜,相较国王,王后一直在宫廷里保持着身为王室组员应有的高贵之气。
实际上,那些没有卷入政治党派纷争的人无不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魅力发出由衷的感叹,留下了很多赞美之词。而从遗留下来的眾多肖像画中,我们也有幸能欣赏到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独特魅力。改变世界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克娄巴特拉原本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终一位女王。和以后的法国君主制不一样,在埃及并非国王一人掌握实权,乃是夫妻二人共同享受王权。当初克娄巴特拉只有20岁,但她不但含有卓越的政治天赋,还精通多个埃及方言,而这是托勒密王朝的历代君王全部没能做到的。像克娄巴特拉这么聪敏的女王,是国王的“抚养人”波迪诺斯太监和军队的统领人阿基拉斯将军等一帮怀有野心的近臣所不愿接收的。她们一发觉克娄巴特拉有意执掌王权,就用尽手段让国王托勒密对她们言听计从,成功地将克娄巴特拉赶出王宫。
恺撒提议出面调停纷争,对克娄巴特拉在王宫身处险境一事也心知肚明,但她不曾料到女王会忽然从毯子里跳出来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种“忽然攻击”式的见面成了点燃爱情之火最有效的打火石。当然不难想象,最初的“惊喜”过后,女王迷人的魅力对二人关系的巩固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这份“魅力”绝不止美貌这么简单。
克娄巴特拉借助恺撒之力平定了王我国乱,而且成功地和罗马继续保持友好关系,而没有置自己的国家于罗马的管辖之下。当初罗马周围的任何一个国家全部没能达成如此地步,女王绝妙的政治手腕令人不得不叹服。以后恺撒在元老院会议场遭刺杀后,安东尼替代恺撒,拉开了埃及艳后一生中越发香艳也更具悲剧色彩的第二幕。美艳流淌的侯爵夫人:蓬帕杜夫人
不少艺术家全部曾为蓬帕杜夫人绘制过肖像,然而,没有一幅作品能完全表现出蓬帕杜夫人的美貌,这份漂亮足以令画家陷入绝望。
蓬帕杜夫人还拥有良好的文学
画中女人的传奇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