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数学线段题
湖北省竹溪县天宝乡龙滩小学黄玉山
案例描述
加法意义的教学
出示线段图:
师:谁能依据线段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生:一边指图一边编应用题一班75人,二班70人,一、二班共多少人?
课堂效果:经过对多个实例数次的指图叙述,学生眼、口、手、脑并用,明确感受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意义。
减法意义的教学
出示线段图:
师:请同学们依据上面的线段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生指图编题。
师: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两道减法应用题。
生1:一、二班145人。,一班75人,二班多少人?
生2:一﹑二共145人,二班70人一班多少人?
课堂效果: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重复指图编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减法是从一共的里面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悟出减法和加法大逆运算关系,使学生对减法意义的总结顺理成章。
乘法意义的教学
出示线段图:
师: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生:水果店运进三筐苹果分别是27、22、26千克,一共运进苹果多少千克?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27+22+26=75(千克)
改图为:
师:谁能把题目改编一下?
生:水果店运进三筐苹果,每筐25千克,一共运进苹果多少千克?
生1:25+25+25+25=75(千克)
生2:25×3=75(千克)
改图为:
……
师:伴随线段图的增加,你有什么发觉?
生:用乘法计算比用加法简便。
课堂效果:利用线段图很顺利地突破了乘法意义的两个关键点:“相同加数”、“简便运算”。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总结只是文字的调整而已。
除法意义的教学
出示线段图:
师:请同学们编一道乘法应用题。
生:每筐苹果25千克,3筐苹果多少千克?25×3=75千克
师:谁能边指图边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
生1:75千克苹果分成三筐,平均每筐多少千克?
生2:一共有75千克苹果,每筐25千克,共几筐?
课堂效果:因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减法意义的经验,依据线段图就会自觉地感悟到除法和乘法的逆运算关系,从而总结出除法的意义。
反思和评析
一、线段图使数量关系更形象、详细
中年级的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时期,不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直接列出抽象的算式,学生就会出现思维断层。而线段图含有化抽象为详细,化隐蔽为直观,形象提醒题中数量关系的功
7年级上数学线段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