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 境 微 生 物 学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绪 论
一、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1 掌握污染物的生物治理技术
2 生物处理已成为一门重要的的技术
(1)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友好
(2)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处理提供支持
(4)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污染物增加而增加
二、本门课程的内容与任务
1 内容: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生理、生长与繁殖、遗传与变异等基础知识;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中 的应用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实验
2 任务:为掌握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打下基础
三、学习方法与要求
微生物学基础
病毒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理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生态: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深度处理
微污染源水生物处理
四、微生物概述
1 什么是微生物?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结构特点:
小——体积小
简——构造简单
低——进化低,低等生物
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亚病毒等
原核微生物: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真核微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微型后生动物
2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3 微生物学
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
分类:
基础微生物学
应用微生物学
4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发现:1676年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奠基人:
巴斯德(微生物)
科赫(细菌学)
5 微生物学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Pasteur(1822-1895)
♦ 1861年解决了自生说争论
♦创立了免疫学
♦发酵的研究
♦创立了巴氏消毒法
主要贡献:
Pastuer 试验
煮沸的长颈瓶内的培养基无微生物生长,还指出某些微生物能生长在缺氧状况下。
微生物绪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