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包虫病防治技术实施方案.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a href=" ">网站快速收录</a>
包虫病防治技术实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要求,为保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防治包虫病规划目标的实现,科学规范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策略
包虫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中间宿主防控与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二、流行区分类
依据人群患病率和犬感染率,以县为单位,将包虫病流行县分为以下4类,县为Ⅱ类县。
Ⅰ类县:人群患病率≥1%,或犬感染率≥5%;
Ⅱ类县:%≤人群患病率<1%,或1%≤犬感染率<5%;
Ⅲ类县:0%<人群患病率<%,或0%<犬感染率<1%;
Ⅳ类县:曾有本地感染包虫病病例报告,但近3年未发现本地感染新病人,且无感染犬存在。
三、病例报告与治疗
(一)病例发现。
要求县人民医院,对因其他疾病到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主动开展腹部包虫病超声检查。全县18个乡镇具备超声检查能力的卫生院,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农牧民、老年人等人群健康体检中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主动开展腹部包虫病超声检查。儿童筛查,辖区乡镇每年在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中开展超声检查。
(二)病例诊断。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进行诊断,分别界定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应进行免疫学检查,阳性者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
(三)病例报告。
对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报告。
我中心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疾控机构应及时在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填报、审核包虫病疫情信息。
(四)病例建档。
疾控中心应对所有报告的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建立病例管理档案,记录病例基本信息、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存档。
(五)病例治疗。
。推荐阿苯达唑治疗,定期复查B超或CT,根据病情确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注意药物治疗适应症、不良反应等。
。对符合手术指征的病例,经患者或者家属知情同意,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按照包虫病患者救治的相关规定,在流行县为患者免费提供阿苯达唑进行药物治疗,为符合手术指征并同意手术的病例,提供手术治疗补助。
(六)病例复查。
县级疾控机构组织正在

包虫病防治技术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