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制史 讲义.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7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法制史教学课件中国法制史教学课件中国法制史目录导论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第三章西周的法律制度第四章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的总结第五章秦朝的法律制度第六章两汉的法律制度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第八章隋唐的法律制度第九章宋元的法律制度第十章明清的法律制度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总结第十一章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第十三章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总结第十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法律制度导论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研究对象(二)研究范围二、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概况清朝前属于史学范畴,清朝开始成为专门学科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一)辩证地分析历史,达到“古为今用”(二)通过对比,提高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三)为学好部门法打下基础四、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本章知识点法律和原始社会习惯的区别禹刑的概念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昏、墨、贼,杀一、原始社会社会关系的调整方法——习惯“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二、夏朝奴隶制法律产生的原因 1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2 、“刑始于兵”“礼源于祭祀”三、中国国家和法起源的特点 1 、中国在国家形成之初,在较大程度上保留了氏族血缘关系 2 、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 、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同时被当作调节社会的基本手段,体现出伦理法的特征四、原始社会的习惯法和法律的区别: (一)法律不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而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二)法律不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强迫人们必须遵守的暴力手段(三)阶级社会国王的权威,是建立在残酷的刑罚基础之上的“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证明了法律起源于夏朝这一事实。五、夏朝的法律制度(一)禹刑 1 、禹刑:夏朝法律的总称或泛称, 2、禹刑的基本内容: (1)五刑:墨、劓、膑、宫、大辟等(2)昏、墨、贼、杀(3)“威侮五行,怠弃三正”(4)赎刑: “夏后氏不杀不刑,死者罚二千馔”(二)司法制度 1 、司法机关:国王——大理——士或理 2 、监狱: “圜土”“夏台”“钧台”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本章知识点商朝的主要刑名和罪名商朝的婚姻制度商朝的继承制度商朝的司法机关和监狱一、商朝的建立二、商朝的刑事立法(一)刑事立法活动 1 、沿用商部落的习惯法和沿用夏礼”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矣“ 2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3 、商王发布的命令、诰、训、誓等(二)立法指导思想 1 、听命于天、听命于神 2 、推行祖宗崇拜

中国法制史 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