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品菌落总数限量标准.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品菌落总数限量标准

  广大消费者近日熟悉了一个新名词“黄曲霉毒素”,知道它是一个“强致癌物”,在牛奶中的限量为1ppb是每千克中含有1微克。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觉,花生等食品中的限量为20ppb。而且,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是M1,而花生等食物中的是毒性要高10倍的B1。
  B1比M1还要毒,为何限量却还要高40倍呢?
  让我们从“限量标准”谈起。
  有部分物质是人为加到食物中的,会起到多种多样有价值的作用。这些物质或其残留物量大的话可能带来危害。为了利用它们带来的好处,又避免其危害,就需要找出它们“不危害健康”的用量。通常是用不一样的剂量来喂养动物称为“试验组”,在一定时间比如三个月以后,来评定动物身体的各项指标,并和不喂这种物质的动物称为“对照组”相比。
  在全部指标全部和对照组没有差异的试验组中,最大的剂量被称为“无不良反应最大剂量”。把这个剂量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就得到了针对人的“安全剂量”。安全系数是人为选择的,用来排除试验不确定性、物种差异和大家之间的个体差异的影响,最经典的取值是100。各国主管部门依据大家日常可能吃到的含有这种物质的食物最大量,来设定“安全标准”。它的意义是:不超出这个标准,有害健康的可能性能够忽略;超出了这个量,“或许有危害”。
  黄曲霉毒素这么的物质则是另一个情况。它们对于食物没有任何价值而且有害,但它们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实际上无法避免。假如我们要求它们为零,就意味着一些农作物几乎无法生产。以黄曲霉为例,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几乎就不可能有合格产品。
  对这么的有毒物质,只能设定一个“控制线”。在这个控制线下,所含的毒素带来的健康风险足够小但无法是零;同时,现在的生产技术能够实现,而且付出的成本社会能够承受。
  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最关键的危害是增加肝癌的风险。美国要求除奶制品之外全部食物中的黄曲霉总量不超出20ppb。
  在奶制品之外的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有四种类型,其中B1最多而且最毒。
  我们全部按B1来计算,看一下在这个“限量标准”下,大家负担的风险有多大。假设一个成年人,天天吃半千克花生、大米、玉米、大豆和多种坚果,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达成20ppb。其总量就是10微克。以成年人体重60千克计,其每千克体重的摄入量约为170纳克。对于非乙肝病人,相当于每十二个月得肝癌的风险增加了六万分之一;对于乙肝病人,相当于每十二个月增加了二千分之一。
  实际上,美国人的食谱中不会达成半千克这些类型的食物,黄曲霉毒素含量也不会全部达成最高限量,而且这20ppb也并非全是致癌性最强的B1。因此,实际的风险会比以上

食品菌落总数限量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