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科技伦理师卿法硕 35班摘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风险社会中,与传统社会风险相比,现代社会的风险是跨区域的,也是整体性和复合性的。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在发展和利用现代科技的过程中过度功利化,没有形成应有的伦理规范,也就是科技伦理的缺位。科技伦理的本质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笔者作为法律人,认为在具体层面上应将科技伦理视为一种规范,科技从业者应受此规范制约,享受权利,也承担义务和责任。关键词:风险社会;科技伦理;规范;权利义务引言 2013 年12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文章称,该报赴美调查转基因食品, 得出与著名“反转基因”人士崔永元完全不同的结论,由此引发了新一轮争议热潮。此前的 10月29日,新华网更是曾以“教授:转基因技术从根本上灭绝人类是邪恶技术”为标题,介绍了云南财经大学顾秀林教授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观点, 顾教授认为现在转基因食品不应合法化进入市场,笔者作为法科学生当然认为立法应对该问题予以关注,但是,笔者从上述新闻中更想思考的问题是,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承受着怎样的风险以及背后反映出的科技伦理究竟是什么。一、选题缘由、意义及文献综述与写作思路本文之所以着眼于科技风险和科技伦理,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一个风险社会时代,面临着转基因食品威胁、核泄漏、药品侵害、光污染、臭氧空洞等现代性风险,而这些风险是由现代科技带来的。有些风险可以避免或者至少被降低, 这就涉及到科技伦理,倡导科技伦理有助于应对人们生活中所面对的科技风险。关于科技风险,有学者论述了为什么会出现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1,有些学者提出风险社会是全球化时代无可避免的现象,区域性、个体性和局部性活动被打破,“蝴蝶效应”十分明显,高度关联性的物质基础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当代社会的风险与传统社会相比更加“失控” 2 。还有学者就风险社会进行了现代化审视,将现代与传统进行对比,对人类理性展开反思,探究风险社会的价值根源 3 。关于科技伦理,概念提出的早年间曾在学界引起过争论,有学者认为科技知识本身无涉伦理道德,只有当其“并入生产过程”后才可能产生伦理道德问题 4 。有学者则认为科技不仅与客观真理法则有关,还意味着目的性实际行动, 指出科技伦理并非适用于科技成果本身,而意在规制科学研究和技术探索 5 。有学者回顾了历史,探讨了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6 ,还有学者分别介绍了西方马 1参见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载《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年2月,第 24卷第 2期。 2参见庄友刚:《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载《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年 6月,第 21卷第 6期。 3参见吴翠丽:《科技伦理与风险社会治理》,载《广西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1期。 4参见陈文化、李立生:《“科技伦理”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载《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年9月,第17 卷第 9期。 5参见甘绍平:《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载《哲学动态》, 2000 年第 10期。 6参见马文彬、孙向军:《科技与伦理的思考》,载《道德文明》, 2000 年第 2期。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 7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 8。在参考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简要梳理风险社会研究,首先对风险社会进行
自然辩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