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品牌塑造看贵州旅游从旅游品牌塑造看贵州旅游 7月9日, 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旅游文化发展规划》中期成果汇报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明确了《贵州省生态旅游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将以“国家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为整体形象, 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品牌。 201 1 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 亿元,居全国第 14 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增长率排全国第 4位; 接待游客总人数 亿人次,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增长率排全国第 3 位。这一成绩,让贵州旅游业界人士深受鼓舞。但是应该看到,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 贵州旅游业所取得的这点成绩与其丰饶的资源禀赋相比明显不成正比, 不说与浙江、广东这些旅游大省相比, 即使在西南地区,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也一直落后于四川和云南。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从何入手? “相信品牌的力量”! 央视的王牌主题广告词一语中的。品牌对市场产生的向心力和影响力毋庸置疑, 对于方兴未艾的贵州旅游业来说, 通过打造品牌来加速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旅游品牌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印象, 往往来源于对该地旅游品牌的认知度。一个成功的旅游品牌能拉动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相关旅游专家在对昆明世博会这一品牌研究后指出, 世博园创造了旅游业增加值 亿元, 世博会合计为昆明市创造了 亿元的旅游业增加值。在旅游品牌的培育方面还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世界的丽江”、“香格里拉”、“大九寨”等都是成功的旅游品牌。“国家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的出台, 无疑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竖立了引领的旗帜。旅游品牌的塑造重在定位精准。 1972 年,新加坡旅游局向总理李光耀呈上一份报告, 说新加坡没有金字塔、没有富士山、更没有夏威夷的海浪, 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 什么也没有, 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凭借。李光耀在报告上批示: “有阳光足够了!”之后新加坡利用阳光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花草种植业和旅游业, 如今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相对而言, 在旅游资源禀赋上, 贵州拥有太多的优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精美绝伦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贵州定位旅游品牌, 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公园省”突出了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而“多彩贵州风”则概括了贵州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要把贵州所有美好的东西一下子都呈现给人们并不实际, 这就要求我们在定位时要懂得取舍, 切忌把品牌的定位搞成“大杂烩”,从而失去了定位的两大标准——定位要准、定位要精。旅游品牌的塑造贵在持之以恒。品牌的塑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如时尚界有名的香奈儿永远追求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 坚持这一风格,香奈儿花了差不多 100 年。 1999 年世博会后,云南就开始着力打造“七彩云南”这一品牌, 12 年之后的今天,这一品牌产生的效应和所带来的收益正在凸显。反观贵州旅游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定位模糊不清, 摇摆不定。有幸的是, 这几年在“多彩贵州”这一品牌的引领之下, 贵州旅游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定位,使得品牌更加丰满和完善。旅游品牌的塑造成于全面协作。与制造业
从旅游品牌塑造看贵州旅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