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策略修改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地层、化石、卵石这些名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对于地球及地层运动的知识,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对此获得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地层运动的一些典型例子,如:火山、地震和风化现象等。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层的运动现象,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习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意识到地层变化运动的价值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性。为此, 教科书在遵循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编写了《地球与变化的地表》单元。特别指出的是《科学课程标准》增加了“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和“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两条新内容。增加“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标准的理由在于地表的变化可分剧烈的和缓慢的两种。缓慢的地表变化不易察觉,以致各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会持有“世界始终如今天这个样子”的观点, 因此有必要让儿童了解这些缓慢的地表变化,渗透唯物辨证法思想。这一内容标准的增加还有助于儿童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这一标准内容的增加是想让儿童了解,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在影响地表的变化外,人类的自身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有必要让未来的公民从小关注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不良影响,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敏感性。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地球的内部有什么》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火山和地震》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火山和地震现象发生是如何发生的。通过《卵石的自述》,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各种各样的矿物》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认识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变化的地表》让学生认识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策略修改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地表的改变发生作用,意识到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 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 3、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4、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5、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6、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7、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8、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9、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大胆想象。 3、能够尊重证据。 4、愿意合作交流。 5、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7、不迷信权威。 8、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发展带来好处,也有负面影响。(三)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认识火山喷发的原因;调查火山喷发的危害。 3 、了解地震的现象;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4、研究风化对岩石的作用;探究沉积、搬运作用对地表的影响。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策略修改 5 、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了解煤和石油的形成。 6、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极其提炼物的名称。 7、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8、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人类对植被、土壤、水的影响。 9、针对人类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及特点。 2 、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现象;知道火山、地震的利与弊。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 3、了解卵石的形成原因;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4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5、认识影响地表改变的因素有哪些。四、教学时间安排: 六课时 1、地球内部有什么 1课时 2、火山 1课时 3、地震 1课时 4、做一块卵石 1课时 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 6、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一课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 1、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
五年级上册科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