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4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4篇).docx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4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1
  今天的课比较有趣。(我备课的时候这么觉得…)整节课上下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教学思路就在课件里。备课的时候我修改了导入的方法,改成猜谜导入,以熟悉的诗歌《咏柳》复习导入,引出所咏的对象为柳树。再揭示课题: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一首儿歌也是介绍各种树木的,请大家一起读课题:《树之歌》。接下来直奔主题。
  环节一:识字教学
  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思:
  ①儿歌里有几句句子?
  ②儿歌中提及了几种树木?用横线画出。
  再归类这些带有木字旁的字,集中识字。随后归类剩下的生字再认,最后小游戏捡树叶,复习巩固。
  环节二:走进课文
  出示图片,随图片指认树木种类并朗读句子。当说到“梧桐树叶像手掌”时,相机介绍比喻的修辞手法,再利用“什么像什么”句式锻炼
说话。“松柏四季披绿装”句,相机介绍拟人。最后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环节三:细读课文
  1、儿歌从哪几方面来写树的,加点关键词,得出是从样子(比喻时有提及)、颜色、习性、价值或作用(这个难)这四个方面来写的。
  2、与树有关名言:逐句出示并请学生自己解释,交流后纠正答案。补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自己是随机补充的。)名言要背默。
  3、最后课后“读一读,记一记”,想特点,编儿歌。(这里不好,基本我自己说出来。)
  反思:
  ①缺少上课的情感带动,有时候有点面瘫。
  ②没有研究单元目标,到目前这节课为止,都没有。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2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是效果欠佳。
  改进措施:
  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按照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应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3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rrfsyq836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