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商品要素交易平台
将开发和国际市场接轨的衍生金融产品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李振广州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商品要素交易平台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定价权对外输出的主要窗口。
1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商品流通创新论坛在广州开发区召开,旨为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商品要素流通现实状况及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广州交易所集团董事长刘晓鸿在论坛上表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布局计划和建设方向而言,怎样经过当代化科技手段实现生产要素的互联互通是重中之重。
和会教授表示,建立相关要素交易平台已成趋势,大湾区商品要素交易平台在今天论坛上应运而生便是共识。
以广州为例,作为商贸之全部,广州拥有大量的批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批发市场年总交易额约1万亿元,其中超亿元的市场158个,超百亿元的市场10个。
而多年来广州根据全国清理整理各类交易场所工作布署,出台了,主动推进各类交易场所规范发展,截至现在,全市19家各类交易场所总体运作平稳。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何华权表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运行高效的大宗商品流通市场将有利于推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她期望广州商品交易所依靠大湾区商品要素交易平台,充足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规范经营、防控风险,切实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大湾区内唯一的全品类综合商品交易所,广州商品交易所的关键目标就是经过深度融入湾区产业环境、结合区块链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打造当代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大宗商品流通体系。
刘晓鸿认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所,就其服务于实体产业的功效定位而言,区分于即期交易的集贸和批发市场,有别于电商平台,更不一样于资本市场特征鲜明的期货交易所。广州商品交易所恰恰是以工业原材料或是工业中间品为交易标的,以互联网、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为依靠。
自落户广州开发区之来,开发区和广州商品交易所一直在探索怎样利用市场化改革的环境,推进平台进行国际化对接。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秘书长、黄埔区委办主任陈建荣表示,开发区未来在链接世界、人才创新、产业发展方面
广州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商品要素交易平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