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NO:
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磷胁迫下大豆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学生姓名 赵永涛 学号 2009014010207 成绩
学院 农学院 专业班级 农学0902
指导教师姓名 李喜焕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材料目录:
1、任务书 ( 1 )份
2、开题报告 (含文献综述) ( 1 )份
3、指导教师评阅书 ( 1 )份
4、答辩记录表 ( 1 )份
5、论文正文 ( 1 )份
6、其它材料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 院: 农学院
教师姓名: 李喜焕
职 称: 副教授
二零一二年 五月 四日
专业名称
农学院,农学专业
论文
题目
磷胁迫下大豆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题目
来源
来自科研项目,结合科研任务进行
目的意义: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磷含量的多少对作物产量有很大影响。而磷素缺乏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中限制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发掘植物自身磷营养效率的遗传潜力,改良现有品种的磷营养性状,提高作物自身吸收磷的能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磷在土壤中难以移动且易被固定,,植物根系只能吸收距根表面1~4 mm土壤中的磷。研究表明,作物在低磷胁迫下表现出各种适应机制,酸性磷酸酶(Apase)是植物体内比较重要的酶类之一,主要存在于植物根的表皮或叶的下表面,,使磷重复利用。缺磷愈严重,其活性越高,磷重复利用越快,这是植物适应低磷逆境的一种表现.
本研究从根系形态及其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来探讨不同大豆基因型耐低磷能力的表现,以及不同供磷水平对大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对研究大豆根系的酸性磷酸酶变化与磷效率的关系,以及克隆植物酸性磷酸酶基因提供材料。
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条件:
作物在低磷胁迫下表现出各种适应机制,酸性磷酸酶是植物体内比较重要的酶类之一,可以分解土壤或植株的有机态磷转为无机态,从而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本研究是可行的。
2. 预期结果:
通过测定供试180多份大豆品种资源在低磷、适磷2种处理下的植株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阐明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素利用效率间的关系,同时筛选出酸性磷酸酶活性高的品种。
3. 可能存在的问题:
为使试验结果更加精确,试验环境选在接近大田条件的温室内,由于供试品种数量多,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例如:光照,,对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度安排:
2012年5-6月:查阅资料,设计试验内容,选择大豆品种。
2012年6—12月:撰写课程论文,开展试验内容,完成试验内容。
2013年1-6月:整理试验数据,完善试验内容,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材料,进行毕业答辩。
专家意见:
论文选题针对性强,依据充分,设计合理,路线可行,进度安排合理,预期结果明确,同意按计划执行。
专家签字:
2012年 5月10日
学院意见:
院长:
年 月 日
农 学院 农学 专业
赵永涛 学生:
现把 2012—2013 学年,第 2 学期的毕业论文安排下达给你,你本学期承担的毕业论文任务如下:
1、依据本任务书中论文题目、目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2、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按期完成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实施。
3、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4、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
请按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教师签字:
2012年 5月10日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磷胁迫下大豆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学 院:
磷胁迫下大豆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