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级会计实务》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第一章 总论
主要内容:
1、财务报告目标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非重点章节,主要涉及客观题,预计分值2分左右。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知识点2: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目标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有用的信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知识点3:会计基本假设
二、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 合并报表
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有一个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该企业集团应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报表。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固定资产就可以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如劳务量、实物量等,都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知识点4:会计基础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知识点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纵向可比)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横向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重点)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从其经济实质上看
《中级会计实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