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docx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不久前,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有一些反思,现整理如下:
  }案例一
  浙江版教材是这样安排和处理的:一台饲料粉碎机,每小时粉碎饲料1/2吨,3/4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引导学生想:3/4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就是求1/2吨的3/4是多少,算式是1/23/4。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1小时粉碎饲料1/2吨,1/4小时粉碎1/2吨的1/4,就是把1/2吨平均分成4份,取中的1份,也就是把1/2吨平均分成(24)份,取其中的1份。3/4小时粉碎1/2吨的3/4,就是取3个1/ (24),结果是 ,最后师生归纳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反思一】
  这样的安排侧重于意义的学习,但由于例题的安排缺乏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比较枯燥和抽象,很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出发,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这样的处理:
  〖案例二
  先创设问题情境地,分数单位乘以分数单位。课件出示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米。然后,在正方形一角又出示一个小长方形,请大家估计一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学生猜测、估计)。课件出示背景格子图,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来整个
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20份,而这个阴影部分恰好是1/20平方米;这个格子图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和5份,即:这个长方形阴影的长和宽分别是1/4米和1/5米。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那么1/51/4和1/20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想法?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反思二】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说,我们在课堂里讲的数学学科与数学家研究的数学是有区别的。数学家研究的数学学科是从概念、公理、定理出发的以逻辑体系为基础的数学,而我们给学生讲的数学则更多地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
上,是这方面生活经验的'升华。所以,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但这样的设计显然对算理的学习不足,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也是不足的。另外,所有这一切,包括图形和数据,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的所有猜想与活动都是在老师所划定的圈子里进行,虽然我精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索的情境,但是,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案例三
  活动与问题:1、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涂上颜色;再把这张纸的1/□看作单位1,表示出它的1/□,也就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apfxww398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