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雪花散文漂经典散文
一
这么多年了,我叔叔一直在外漂泊。
叔叔16岁那年辍学,在家待了一年,随即就去深圳打工了。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之前她连县城全部没去过。
那年她一共给家里挣了四千块钱。这对当初的农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爷爷用这笔钱,再加上之前家里的部分积蓄,给叔叔成了亲。
婚后很快,叔叔撇下妻子,再一次去打工。这次去的地方是内蒙古。但她在内蒙古只待了两个月,就去广州了。以后她又去了西藏、南京、北京、张家港、上海……她换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唯一没换的,是她“打工者”的标签。
这些城市不属于她。她只属于漂泊。
很多年以后,当我在一次闲聊中,问起叔叔打工时的部分经历时,叔叔摇了摇头,一脸茫然,随即把眼光抛向了远方。
二
我14岁那年,爸妈带我去张家港游玩,顺带看一看在这座城市打工的叔叔。这是我第一次去叔叔打工的城市。
叔叔住在偏僻的郊区,房子是和他人一块儿租的,条件自然很是简陋。
见我们来了,叔叔很快乐,非要拉着我们去饭店吃饭,但被我爸劝住了:“自己一家人,不用这么。我们吃过饭了。”
爸妈中午还有事,我就跟着叔叔。叔叔的工作是开小红车。那时,城市里盛行小红车,用以替代出租车。出租车价格较高,且偏僻的地方不易截到,因此有大家更倾向于方便、廉价的小红车。
叔叔把小红车停在了一所技校的门口。
不多时,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人向我们走来。
“开车的,送我去车站!”中年人吼着,并不看叔叔。
“好的,您坐好。”叔叔一边小心地陪笑着,一边递给中年人一份报纸。
“到车站有点儿远,给您份报纸,您看着解解闷儿……”
“哎呀,行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鸟报纸。你开不开车?不开滚蛋!”中年人愤怒了。
“得嘞,您别生气。咱这就走!”叔叔卑微地笑着,把头垂下。
“你凭什么吼我叔叔?”我指着中年人说。
中年人刚要发作,就被叔叔陪笑着劝到车里,然后,撤了。
事后,叔叔对我说:“人家是城里人,这是人家的家,咱在人家地盘上混饭吃,当然要看人家的脸色了。”
我看到叔叔的脸上,挤出了一丝沧桑的笑。
他人眼里的卑微,尚不是真正的卑微;但若认为自己天生卑微,并深信不疑,那便算是真正的卑微了。
多年以后,当我远离家乡,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叔叔的笑里,所隐含着的深深地悲伤和落寞。
三
两年前的一天,接到了在上海打工的叔叔打来的电话。
她在电话里告诉我,她的小儿子,也就是我堂弟,考上了南京财经大学。她知道这是我的母校
漂雪花散文漂经典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