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6 期
JOURNAL OF RENMIN UNIV ERSIT Y OF CHINA No 6 2008
3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
———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解读
林嘉范围
[摘要]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包括个体自治、团体自治和国家强制。由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缺乏民事
主体平等性和互换性的基础,因此,劳动合同中的个体自治实际上是雇主单方主导的,对于劳动者而言其自治
空间较小。因此,对劳动关系的调整不能简单地适用私法自治,而需采取多种调整方式,尤其是强调团体自治
和国家强制,以协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安全的利益。这一点在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键词]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调整模式
[作者简介] 林嘉: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
究生(北京 100872)
各种利益冲突,而法律则是人们对各种冲突的利
一、法律调整模式概述益进行评价后制定出来的,实际上是利益的安排
和平衡。
法律调整模式是指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方自治的调整方法是基于私法的个体利益。私
式、方法的具体形式。而法律调整的方法是指对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
社会关系施加法律影响的方法、方式、类型的总法律规范,其核心原则为私法自治,而其整个体系
和。研究法律调整的方法,就是研究运用于调整得以建立的前提是私主体作为理性人基于个人利
社会关系的“法律工具库”。[1 ] ( P230) 基于不同的标益的考量做出的意志行为。黑格尔给市民社会总
准,可以对法律调整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以结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市民社会的个体,是一个
主体的相对关系,可以分为“使用平权或使用隶属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的自利主义者,他不在
的法律调整方法”[2 ] ( P231) ,即自治和强制的方法。乎别人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二是作为一个联合
1 调整模式差异的本质:利益体,彼此之间必须相互依赖。“利己目的,就在它
“法律调整的对象不同,调整方法也不尽相的受普遍性制约的实现中建立起在一切方面相互
同。运用什么样的法律调整方法,基本上决定于依赖的制度。”[4 ] ( P198)“民商法作为私法,要求任何
法律调整的对象,对象不同,方法有异。”[3 ] ( P231) 尽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仅依自己的个人意志决定
管法律的调整对象是人们的意志行为,但是,其行行为的内容,排除任何形式的意志强制。”[5 ]
为的意志性在于利益的实现和协调。因此,利益强制的调整方法则是基于公法的国家利益。
法学派认为,利益是法产生的原因,社会中存在着“行政法作为法律的重要类别之一,并不针对所有
本研究成果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 107 —
1
的利益关系,它仅调整国家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手自治或其自我发展的权利”。[ 11 ] ( P90) 私法的精髓在
段维护公共利益时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在行政法于“自治”“, 法律的主要功能不是指导干预人民的
范围内,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优于个行为,而是赋予人民完成的行为具有某种法的效
人利益。”[6 ] 行政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