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结构是怎样的笔记本结构
笔记本电脑内部结构不一样于台式机,受机体大小和组件搭配上的不一样,其结构全部会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品牌同一个系列里面,全部会因为结构上的改善也有所差异。这里,我们分析笔记本电脑主机里面多个关键的硬件,从消费使用的角度来看待多种结构设计的特点。
笔记本结构是怎样的?
处理器
首先,我们从CPU的封装说起。关键是看一下笔记本的CPU有哪些封装,因为每一个封装全部会有不一样的集成到主板上的方法,这往往能决定一个本子的整体厚度。先我们介绍一下一向有过的部分封装,然后再来看看现在部分迅驰会采取几个封装,在介绍CPU封装的同时,你还能够看一下CPU的集成到主板上的方法:
1、TCP封装
这种封装多用在MMX处理器,也是早期的一个封装,采取这种封装的MMX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并不是很大,因此笔记本电脑里面,通常不会采取风扇来进行散热,单独使用一块散热金属块。超薄笔记本电脑采取这种封装的处理器比较多,像我们拆解过的一台SONYR505TR的处理器就是这种封装。
2、BGA封装
BGA封装我们可能听得比较多的,有过笔记本维修的好友你一定会听到JS说哪个芯片坏了,要做BGA拆封……然后维修价格就会比较高。因为拆除这类BGA封闭的芯片需要用到专门的设备,而且有一个成功率在里面。这种封装的处理器有Celeron和PentiumIII。
3、MobileModule封装
另外还有一个类型的:
这种模块式的封装,在前面几个处理器全部有采取,MMX、Pentium2、Celeron、Pentium3处理全部有采取这种封装,多用在全内置的机型里面,因为独立出模块出来,能够叠加在主板之上,降低水平上的尺寸,另外能够简约主板上的设计。模块化的封装以上两种类型只是其连接到主板的接口上的不一样,一个为卡口插座,后面一个为针脚插座。
4、Mini-Cartridge封装
这种封装比较少见,只有在PentiumII处理器有采取过,多用在12寸的全内置内型里面。
5、MicroPGA
到了后期的P2和P3处理器时代,就过渡到了这种PGA封装。在笔记本电脑里面,能够有集成在主板上面的,也会有采取插座方法插到主板上,能够进行同类封装的处理器升级。
6、MicroFCPGA
这是从P3后期以来,到现在一直全部沿用的封装了,包含现在的Pentium-M处理器。从MobileP3到P4-M,这种封装的处理器,我们应该很眼熟了。
上面能够算是移动处理器封装的一个发展历程,也算是对以往处理器的一个简单认识,不知道你有见过其中的几个。而现在的P4-M和P-M处理器采取上面最终一个封装,在多种笔记本电脑里面,其集成到主板的方法有Socket478针脚的插座和内置到主板上面。采取Socket478插座的通常多为光驱内置机型,而超薄机型也会采取不可拆卸的焊接在主板上面,以降低整体的厚度,但这二者之间不是绝对。比如在ACER800和厦新V7,全部采取Socket478插座,而在SONYZ1里面却采取了直接焊接到主板上面的方法。
夏新V7处理器部分特写,采取Socket478插座
SONYZ1集成在主板上的PentiumM
上边两种是现在P-M
笔记本结构是怎样的笔记本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