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家的随笔散文-随笔散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家的随笔散文|随笔散文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菏泽地域的东明县。不知道老家长什么模样,老家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梦,从小到大我一直在琢磨她的样子。
  从刚记事起,就老听见爸妈常说起老家这个词。以后逐步长大时,听父亲讲到有关老家的小说:父辈姓郭,祖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民国二十一年前夕,山东发大水遭遇洪灾,农民房屋坍毁,地田被淹。东明县的老百姓面对自然灾难缺粮少穿,饥肠辘辘,衣不遮体。我的祖父和祖母为了生存下去,选择了出门逃荒。
  逃荒这个词,在那个年代是很一般的,尤其是山东省和河南省的老百姓离开故乡,出门谋生存的很多。她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带着妻儿儿女,衣衫褴褛的背井离乡寻求活路。假如碰到能够生存下来的地方,就找个茅草屋或破窑洞暂时住下来,然后开荒挖地以求生存。父亲就是祖母来到现在的居住地以后出生的,为了纪念逃荒到山西垣曲后的平安生存,祖父给我的父亲起名:来生,就是来到这里出生的意思。若干年后,祖父一家有了自己的房屋,解放后的日子也逐步稳定,父亲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儿女和房屋。母亲一共有六个儿女,我排行老五。我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父亲聪慧能干吃苦耐劳,母亲洁净细致,勤俭持家。在父母亲的精心培育中一家人顺利度过了中稳的度过了那些年的风风雨雨。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回过两次老家,一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带着我的大哥回去的。第二次是在我几岁的时候带着我大姐回去的。那时我记忆尤其深刻,大姐和父亲在老家住了半个多月,回来后不仅吃的白白胖胖,而且她的口袋里多了一样宝贝,令我们姐弟多个一天到晚的围着她转。那就是红彤彤的鞭炮!那个年代只有过大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偶然看到。
  父亲对母亲说老家的改变很大,人民的生活稳定多了。从老家回来后父亲就自制了做鞭炮的的工具,买了做鞭炮需要用到的硫磺等原料。在那年立冬后,父亲在一间空屋里做起了鞭炮,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过春节期间我们姊妹多个全部会在花棉袄的小兜兜里装上多个鞭炮,骄傲自豪的在其它儿童面前炫耀。
  除了做鞭炮,父亲还从老家带回来部分生花生,并在院子里的核桃树下开挖了一片松软的土地。父亲把花生籽儿种进土里,她说不相信花生不能在黄土地生

老家的随笔散文-随笔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