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 潘文忠 更新时间:2013-1-4 9:39:29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任务: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7-68页“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
3、会比较角的大小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角的认识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
学生在一年级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学校的情景图,让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角,进而认识角。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不仅感到亲切、易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拉近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然后,通过折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使学生在做一做、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练一练、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与创新,更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美妙,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的准备:
不规则纸 电脑课件 活动角 两个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活动1:说几何图形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得吗?谁来说一说?
大家说出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都是图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图形——角。
活动2:认识角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课件出示):请大家看看这幅图,这是我们学校的情景图,在这幅图上,你能找到角吗?
这幅图上的角可真多,那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角,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并回答)
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
[角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生活中的角有一个朦胧的认识,找出生活中的角这一活动的设计,就是让学生通过回顾,再现生活中的角,既为认识数学中的角打下基础,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
2、折一折
你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发现了这么多的角,我们现在动手用纸来折一个角,请大家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试试看,自己能折一个角吗?
3、画一画
把自己折好的角画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想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学生试画)
谁想把你画的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
他画得怎样?请大家当评委给他评评。[让学生在评价、争论的过程中体会认识角]。
4、感知角
①请同学们摸一摸刚才折好的角(教师引导学生先摸角的顶点,再摸角的两边),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后并回答)
②课件演示折出的角,闪动角的各部分。
③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在黑板上描出几个不同的角。
现在请在大家看看老师画出的角,刚才摸起来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课件演示“顶点”),摸起来感觉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是角的边。(课件演示“边”)角有两条边,角一般用这个符号标出来。(课件演示角的符号“)”),大家看这个符号像什么呢?这个符号还有手呢,一手拉这条边,一手拉那条边,角记作∠1,读作角1(课件演示)。
④让学生区分“∠”
角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