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

信度
第二节 效度
第三节 难度
第四节 区分度
一、 信度的概念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的程度。也就是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考生的实际水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测量的信度。
(一)信度指实测值与真值相差的程度
测量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测量得到的实测值能够接近事物的真实值。由于各种原因,实测值一般不会完全等于真实值,两者之差称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越小,测量的信度就越高。用一个等式表示如下:
x = T + E
式中,x表示实测值,T表示真值,,因此,误差也就无法求出来。当然,可以把很多次测量的实测值的平均值作为真实值的近似值,但这在实践上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根据这种理解,无法求出信度的大小。
(二)信度指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接近程度
(如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等),参数是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如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量越接近参数,这个统计量的可靠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对参数进行区间估计。这种方法对估计真分数也很有用的。但这种理解也无法计算出信度。
(三)信度指两次重复测量或等值测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如果对同一对象进行两次重复测量或者等值测量以后,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高,说明测量的信度就越高;反之,,有利于信度的计算。但重复测量会受到被测对象的经验、知识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等值测量又较难编制,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信度时,也是有误差的.
信度是任何一个测量的必要条件,对于教育测量来说,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育测量的对象主要是精神现象,所测量的特性不易把握,为了能真实地反映测量对象的某种特点,需要更加注意测量的信度,从而正确地判断测量结果的价值。只有信度高的测量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有用的工具,否则,测量的结果是无意义的、无效的。
二、 信度的理论公式
根据上述对实数的分解,可将实得分数的方差分解为:=+,其中, 表示真分数的方差,表示随机误差方差。
信度的计算公式为:r==1-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随机误差的方差越小,测量的信度就越高。信度的取值范围为[0,1],如果测量误差的方差为0,那么,测量的信度等于1,如果测量误差的方差等于观察分数的方差,则测量的信度为0。
三、信度的类型
采用上述的理论公式是计算不了信度的,因为真分数根本不知道,这样也就计算不出误差分数。因此,上述理论公式只能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信度的含义。那么,在实际测量中,如何计算或估计信度的大小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稳定性系数
(1)稳定性系数又称重测信度。它是指用同一测验试卷,在先后两个不同时间内对同一组被测试卷,,只需用同一份试卷对同一被测试卷测验两次即可.
(2)估计稳定系数的基本程序是:
适当时距
测验A(A) 测验A(A)
A表示两次测验试卷相同,。
(3)使用重测法要注意几点:
〔1〕重测法只适用于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难度测验;
〔2〕所测的信度大小,常常受两次测验时间间隔长短影响;
〔3〕第二次测验没有吸引力,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4〕要实施两次测验,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
(二)等值性系数
(1)当同一测验的一种型式不能或不适合实施两次时,就需要采用该测验的另一平行型测验或者复份。复份在测验的内容、题数、格式、难度、平均分、标准差等方面应与原测验一样,否则,估计的等值系数就会出现较大误差。
(2)决定等值系数的方法是。先实施第一次测验,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第二份等值的测验,再求它们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即为信度的等值性系数.
(3)其基本程序为:
最短时距
测验A 测验B
A表示用试卷A进行的第一次测验,B表示用试卷B进行的第一次测验,。
(4)采用复份法估计信度系数要注意:
〔1〕两次测验试卷要等值,即在内容、题型、题数、难度、区分度等方面要基本相同;
〔2〕两次测验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矩内进行;
〔3〕确定两次测验是否等值,还要考察两次测验结果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4〕在实际操作中,要编制两份等值的测验非常困难.
(三)内部一致性系数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8
  • 文件大小223 KB
  • 时间2021-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