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话道德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话道德经道德经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 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 可以叫得出的名, 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有了空间, 才开始呈现出天地; 有了根源, 才开始孕育万物。所以, 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 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 如果常存欲望, 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如果世间的人都明了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行为就显露出来了。有和无产生于相互对立, 难和易形成于相互对应。因此, 长和短显现于相互比较, 高和下存在于相互依赖, 音和声和谐于相互应和, 前和后出现于相互对比。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不主张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倡导言语教化, 随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 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 建立了功劳而不倨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不尊崇贤能的人, 使百姓不争邀功名; 不珍藏贵重物品, 使百姓不做盗贼夺利; 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贪心私欲的事物, 使百姓思想不混杂迷乱。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焦虑而使他们能温饱,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意的去做事情。执行无为政策,世间就会安定、祥和。规律是空虚而没有形态的, 如果遵循着他办事, 也许就不会要求把事情办得完美无缺。规律是那样的深远而复杂,好象是万物的根源:他消磨去万物的锋芒,从而融解文明之间的纷争;调和它们的长处,从而使它们都不那样完美。规律是无有形态, 是隐没的, 但又实际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如何传下来的,只知道它出现在天帝之前。天地没有偏爱, 视万物如用草扎成的狗; 圣人也没有偏爱也视百姓如用草扎成的狗。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它空虚飘渺无际, 越鼓力风量越大。而人越多为就会行有所阻, 不如遵循自然规律守中而为。空间的神奇作用是持久不变的, 它好像一个玄妙的母体。而这一母体的生产之门, 就是孕育万物的源头。空间永远存在着, 人们使用它又用之不尽。天地长久亘古不变。它们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原因在于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能够这样持久。因此圣人遇事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 反而能够领先; 把自己置之度外, 反而能够保全。这不正因为圣人无私吗?所以,无私反而成就了他们的功业。道德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水具有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的美质, 安然于众人所厌弃的低洼之处,所以说它的行为是很接近道的准则。安居于很卑下的地位, 思想深邃幽远, 交往仁慈关爱, 言语真实坦诚, 为政清净廉明,做事德才兼备,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他于世无争, 所以没有灾祸。办事追求圆满完美, 不如及时停下。刀刃打磨的锋芒毕露, 其锐利却不能长久。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守得住。富贵而骄横,会自取恶果。功成名就后隐退,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身体和灵魂合为一体, 能够做到不相分离吗?专一精神以达到一种柔弱状态, 能够像婴儿一样恬淡吗?清除心灵的疑惑妄见, 能够不再执迷吗?爱民治国, 能够做到不运用心智吗?在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之中, 能够安居于柔弱的状态吗?明白通达, 能够做到清净无为吗?大自然养育万物, 但生养了它们却不占为己有, 帮助了它们却不依赖它们, 成就了它们却不去支配它们。做到这一切, 便是具有了最高尚的品德。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车毂上, 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 才有了车的价值; 抟揉黏土制造器皿, 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 才有了器皿的价值;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价值。所以说器物给人带来了便利, 而器物的价值却是产生于拥有空间。缤纷的色彩, 使人眼睛都看花了; 美妙的音乐, 使人的听觉都失聪了; 丰美的食物, 使人的口味都伤损了; 驰马打猎, 使人的精神极度放纵; 珍贵物品, 使人欲行不轨。所以圣人只求温饱而不求耳目享受。因此要去掉耳目享受而只求不至于饥饿就行了。受宠惊喜而受辱慌恐, 这是把灾祸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什么叫做受到宠辱好像受到惊吓呢?因为人们把受宠看得很尊贵, 把受辱看得很卑贱。所以得到这些好像受到惊吓, 失去这些也大都感到惊恐, 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为什么会把灾祸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呢?我之所以有灾祸, 是因为我有身体, 如果我没有身体, 我还会有什么灾祸呢?所以只有那些看重自身的人, 才会看重天下人的生命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只有那些爱惜自身的人, 才会爱惜天下人的生命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看它又看不见, 这叫做无形; 听它又听不到, 这叫做无声; 摸它又摸不着, 这叫做无体。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进一步追究考察的, 它们混合于一体。它的上面显不出明亮, 它的下面也显不出

白话道德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