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病人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作者:吕维娟,万京梅,戚晓华作者单位: ( 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循环二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 【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 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 其具有创伤性小、安全疗效肯定, 成功率高的特点[1] 。 PCI 术后常规需绝对平卧 12h 或 24h 以上, 不适的卧位使患者感到焦虑、烦躁、排尿困难、睡眠差等, 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2008 — 06~ 2009 — 12, 我们加强了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病人护理,评估病人焦虑水平及护理健康教育指导,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巩固和提高了心脏介入治疗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 — 06~ 2009 — 12 收集 PCI 术后患者 50例, 其中男 30例,女 20例, 年龄 36~ 70 岁。病情程度( 心功能、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造影剂种类及用量、术者、手术方法方面无显著差异。 评估焦虑的方法将病人焦虑可进一步分出三类,期待性焦虑有 16 例,对自己患病性质、程度,手术后恢复情况不了解,期待医护人员尽快给予既经济又合理的治疗。分离性焦虑有 10 例依赖性较强的老年人因监护室陌生的环境,抢救器材,如氧气、监护仪的应用等。阉割性焦虑有 18 例为手术所致。 6 例与心理素质敏感有关。 2 并发症的出现患者产生焦虑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压、穿刺部位出血、腹股沟血肿、假性动脉瘤、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迷走反射、尿潴留等。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观察抗凝药物应用效果有无出血倾向。有 2 例患者有出血倾向的发生。 2 例是刺部位出血, 1 例是导尿后尿道出血,加强预见性护理, 慎防并发症的发生。 3 护理对策 焦虑的产生往往与知识的缺乏有关, 及时提供正确的疾病知识对焦虑的缓解是非常重要的[1] 。护理人员应当以亲切和蔼的语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 效果理想,达到了预期目的,宣传疾病知识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减少病人的“角色行为”,及时与患者沟通耐心的解释,正确疏导指导家属关照与鼓励病人,这样有利于病人克服不安、焦虑心理给病人创造良好心理社会环境。 卧床期间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 由于 PCI 患者术后卧床期间患者的一切生活必须在床上进行, 生活必须由他人协助, 对于排尿困难者首先尽可能协助患者自行排尿, 听流水声、按摩及热敷下腹部诱导排尿, 诱导失败者行导尿术, 防止出现造影剂肾病。教会患者及家属沿结肠走行方向进行腹部按摩, 必要时用胃肠动力药物防止便秘。8 例患者患者由于手术引起紧张、焦虑、恐惧而出现床上排尿、排便困难需要导尿、灌肠才能解除症状。护理人员应说明术后平卧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练习并适应床上排便,而早期改变患者的卧位, 能尽快的降低现有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自我护理能力, 减少依赖性, 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的心理状态。 患者睡眠中的安全、舒适性主要依赖与环境, 在陌生、噪音、强光, 生活习惯改变时, 患者宜产生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 医护人员走路要轻, 穿软底鞋, 满足个人对睡眠条件的特殊要求[2] ,我们设置拉帘与其他人相隔,睡眠明显改善,介绍病室环境、呼叫器的使用及使用监护仪器注意事项,告知 24h

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