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细菌性皮肤病美容与皮肤.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细菌性皮肤病
整理ppt
1
细菌性皮肤病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
(1)按菌种分类 可分为球菌性和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简称脓皮病,常见有脓疱疮、疖、毛囊炎、脑膜炎球菌疹、猩红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杆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炭疽、类丹毒、鼠疫等。
(2)按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细菌性,尤其是球菌性皮肤病都属急性发作,病程短。只有少数如皮肤结核、麻风等属于慢性过程。
整理ppt
2
(3)按病机分类 可分为直接致病、间接致病或二者兼有。直接致病如毛囊炎、疖、脓疱疮及部分结核疹等,系由细菌在侵入部位直接引起的病变;间接致病如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及大多数结核疹病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变态反应(对细菌产物过敏)或中毒反应(细菌毒素导致损害)。但是在临床上情况复杂,病情多变,直接或间接致病不是绝对的,应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整理ppt
3
毛 囊 炎
 
毛囊炎(folliculitis) 毛囊炎为化脓性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毛囊或毛囊周围的炎症,多发生于后枕部、臀部。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
整理ppt
4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密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
  基本损害是毛囊丘疹。开始为毛囊口小脓疱,中间有毛发穿过,周围有炎性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结成黄痂,痂皮脱落后痊愈,不留疤痕。但如毛囊炎向深部发展可形成疤痕及永久性脱发。皮损的好发部位是头发、颈部、胸背部及臀部。与某些化学、物理因素接触者,则好发于接触部位。局部淋巴结可肿大,发生在头面会严重影响美容。
  深毛囊炎的另一种临床类型称为光滑皮肤的脱毛性毛囊炎,其特点为深的脓疱性毛囊损害,通常在下肢对称出现,痊愈后留下持久脱毛,一旦一个区域脱毛之后,毛囊炎不再复发。
整理ppt
5
【症状特点】 初起于毛囊口发生炎性红色丘疹,微有痒感,很快即变成小脓疱,痒痛相兼数日后干燥结痂而愈。若由毛囊侵入深部组织,常破坏毛乳头,使毛发脱落不再生长,本病好发于头部、颈项、胸背、四肢及臀部,可反复发作。
整理ppt
6
整理ppt
7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整理ppt
8
〖临床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
 :糖尿病、贫血患者多见
:头面颈、四肢及臀部
 :粟粒大红色毛囊性丘疹,顶端化脓形成小脓疱,分批出现,互不融合。
  :痒。
:易复发,愈后不留瘢痕。
整理ppt
9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以消炎、杀菌、干燥为原则,可剪去毛发后外搽含抗生素的酊剂、%碘酊或5%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或百多邦软膏或1%新霉素或利福平软膏等。
可选用的西药
  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整理ppt
10

细菌性皮肤病美容与皮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268 KB
  • 时间2021-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