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紫草----------------------------------------------------------- --------------------- 为紫草科植物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 hizon Sieb. et . 、新疆假紫草 Arnebia euchro- ma( Royle ) Johnst. 、滇紫草 Onosma paniculatum Bur. et Franch. 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根。味苦、甘, 性寒。入心、肝经。功能: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 温热斑疹、麻疹不透、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毒泻痢、痢下脓血、疮疡、湿疹、丹毒、水火烫伤。内服:煎汤, 3~ 9g ;或入丸、散。外用: 熬膏涂。【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紫草根含色素成分、脂肪酸。色素成分为萘醌衍生物, 有紫草素( 紫草醌, Shikonin) 、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 、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 、异丁基紫草素(Isobutyshi- konin) 、异戊酰紫草素(Isovalerylshikonin) 、β,β- 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 crylshikonin) 、β- 羟基- 异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 、紫草烷(Alkannan) 、紫草红(Alkannin) 、α- 甲基-正- 丁酰紫草素(α-Methyl-n-butyrylshikonin )、 3,4- 二甲基戊烯-3- 酰基紫草醌(Teracrylshikonin) 。新疆假紫草根含β- 羟基异戊酰紫草醌、 3,4- 二甲基戊烯-3- 酰基紫草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紫草煎剂、紫草素、β- 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 10 %的生理盐水紫草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 紫草及其衍生物( 除去氢紫草烷外) 都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紫草对阿米巴原虫亦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对小鼠结核病有一定疗效。在试管内, 紫草对京科 68-1 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能延缓和减轻单纯疱疹病毒对乳兔肾细胞病变的产生。紫草多糖在乳兔细胞上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1 ) 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最小抑病毒浓度为 100 μ g/ml , 最大抑病毒指数为 4~5 ,紫草多糖抗病毒的机制是在宿主细胞内抑制 HSV-1 的复制,明显影响 HSV-1 在乳兔肾细胞内的复制动力学。紫草多糖亦有抗疱疹病毒地方株的作用。 2. 抗炎作用紫草的乙醚、水、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紫草醇提取物 200mg/kg 灌胃给药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草醇提取物 100mg/kg 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正定霉素和甲醛引起的大鼠后足水肿; 显著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性炎症, 灌胃给药作用较弱。乙酰紫草素 5mg/kg 对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 腹腔注射给药作用最强,显效快,能持续 24 小时以上,而皮下和灌胃给药其作用强度和出现时间相对较低。乙酰紫草素 5mg/kg 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大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 皮内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大鼠血管通透性亢进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酰紫草素 5mg/kg 腹腔注射对切除双侧肾上腺素甲醛所致足跖浮肿,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乙酰紫草素的抗炎症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紫草的水提取物有对抗 2 倍组胺、 倍马血清对家兔的致死作用, 能阻止组胺导致兔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能预防家兔急性血清病。紫草素和乙酰紫草素做成软膏, 局部给药对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浮肿等炎症有显著抑制, 尚可增加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紫草煎剂口服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缓和的解热作用, 其提取物及色素成分亦有轻度解热作用。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新疆产紫草对健康家兔在体心脏及蟾蜍离体心脏, 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被尿烷抑制下的离体心脏亦有此反应。有报道认为, 紫草煎剂对心脏的作用, 小量兴奋, 大量则抑制, 最后停止于舒张期, 对蟾蜍内脏血管、后肢血管及离体兔耳血管灌流量无明显影响。在全身麻醉下静注或肌注紫草煎液,能使近半数的实验动物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死亡, 但对未麻醉的动物注射或口服则无明显作用。紫草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兔耳和蛙后肢血管有收缩作用。 4. 避孕作用云南产紫草 50 %的糖浆剂, 给予小白鼠口服 1个月, 能明显抑制其动情周期, 停药 2 个月后可恢复; 并能
紫 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