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民事审监程序.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事审监程序

  内容提要: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面临着在不一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可选方案中加以协调和取舍的难题。实体性再审事由即使存在认定上的一定难度,但在中国仍有继续要求的必须;将申请再审的管辖法院上提一级未必是最好的立法选择,指定再审的程序则存在一定缺点;申请再审的期限应区分为较短的通常期间和较长的尤其期间;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制度很有必须,但详细规则的设计仍有必须再作完善。
  关键词:再审事由;管辖;申请期限;案外人申请再审
  2021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经过了有关修改〈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关键就审判监督程序和实施程序进行了完善。就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来说,其关键目标在于处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反应强烈的“申诉难”、“申请再审难”问题,但修改的内容依然是粗线条的,对于司法实践中碰到的很多突出问题,修改决定并没有包括。所以,为了更加好地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程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11月25日下发了有关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已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修改及其司法解释的制订,在理念指导、制度构建和详细条款的设计等很多方面,均面临着在不一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可选方案中加以协调和取舍的难题。修改决定和解释的一些内容,确实表现了怎样平衡相关方案的良苦专心,有些内容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中国司法现实状况和现实国情的回应和无奈。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此次审判监督程序之修改的主动意义不容否认,1但在一些方面确有深入斟酌或完善的必须。
  一、申请再审之事由—实体性事由和程序性事由之论争
  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终局性和开启再审程序以纠正可能存在错误的裁判之间怎样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怎样设定申请再审的事由。“通常而言,许可提起再审的事由越多、对适用再审事由的掌握越是宽泛,则既判力的作用越是受限制,确定判决的终局性也越显得微弱。……总的来说,在西欧法律文化传统之下,不一样法系或不一样国家的民事再审制度尽管要求及掌握的再审事由范围有宽有窄,但在含有维护判决既判力及终局性的明确意识并对再审事由施以不一样程度的限制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2而从各国的要求来看,对再审事由的限制又详细表现为怎样取舍和设定实体性事由和程序性事由。就程序性事由的设定而言,关键应考虑该违反程序的行为是否达成违反基础的程序公正价值从而有必须许可当事人据此挑战既判力的严重程度;而就实体性再审事由的设定来说,则关键应考虑该事由是否足以造成实体的裁判不公而且在实务中该事由是否含有可操作性和明确性,从而不致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和对立。
  有关中国民事诉讼法中申请再审的事由问题,不论是在民诉法修改之前还是修改以后,均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探讨审判监督程序时包括最多的话题。详细而言,在修改前的第179条所要求的5项申请再审的事由中,除了“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这项事由较易认定外,“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乃是一项兼具程序性和实体性且认定起来极欠确定性的事由,而其它3项则是一样含有极大弹性、在实务中不轻易正确认定的实体性事由,由此也就造成了在再审实践中当事人和法院依据一样的条款却往往得出不一样的认识和结论、当事人进而不停申请再审或申诉上访而法院则认为其在无休止地无理缠讼的尴尬处境。故此,早在此次民诉法修改之前,针对怎样细化再审事由,尤其是怎样突出程序性事由的独立地位和怎样使实体性事由更含有可操作性,民事诉讼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3修改后的第179条分两款合计15种情形对再审事由进行了细化和列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主观标准向客观标准的转变、从实体性标准向程序性标准的转变、从概括性标准向详细性标准的转变。4较之修改前的要求,修改后的很多事由显然更含有可操作性,便于当事人之再审申请权的行使,也利于法院的审查和正确认定,从而能够降低申请再审的随意性。尤其是部分程序性再审事由的设定,一改过去程序隶属于实体、程序问题不能单独作为再审理由的立法和实践,愈加强调了程序法定标准和程序正当性原理,对于规范法官的审判行为,促进其遵遵法定程序含有主要意义,这一点也被认为是此次修改的主要特点和一大亮点。但因为种种原因,法定事由中部分关键词如“新的证据”、“基础事实”、“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适使用方法律确有错误”、“管辖错误”、“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等,在司法实践中怎样把握,依然存在争议和歧义。为此,从进-步增强可操作性角度出发,解释用9个条文对再审事由中部分认识模糊的文字作了深入明确,以求避免出现当事人和法院判定再审事由和“错案”标准上的偏差。尽管如此,诉讼实践中怎样正

2021年民事审监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1-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