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一)
《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主人公是小女孩罗兰, 在罗兰六岁的时候,她们全家要到森林西部去,并在哪里定居下来,在这片大草原上,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有时,罗兰跟着她的爸爸上山打猎,可以看到肥壮的松鸡、可爱的云雀,甚至还有一些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但是美丽的大草原也存在着各种危险,比如:凶猛可怕的狼群、来势汹汹的热病、熊熊燃烧的大火 …… 但这一切都没打倒他们,因为他们勇力地去面对,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这本不仅让我们感觉到大自然的美丽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的保护大自然, 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向罗兰一家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奋斗,幸福一定会来到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二)
寒假里用了约一周的时间和小肥一起读完了这本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
故事讲述了劳拉一家人驾着马车带着狗迁徙到了荒凉的西部大草原上,一路艰险,到达大草原后又经历狼群围攻、草原大火能一系列惊险的事件。 但是一家人始终团结一致相亲相爱, 最后终于建造好了自己的房子、播撒了种子,等待着更美好生活时,却又不得不搬走
1
……
故事很是曲折, 有一些惊险的地方非常抓人心, 停不下来要一直读下去。但是今天我想说的重点不是这些情节, 而是里面的一些特别打动我的细节。
书里的妈妈卡罗琳, 从一开始要出发去大草原时就给我留下了特别温柔又温暖的印象。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妈把玛丽和劳拉轻轻摇醒,叫她们起床。妈在温暖的烛光里给她们梳洗, 穿上暖和的衣服。 红色的法兰绒长内衣上套了棉布衬裙、羊毛连衣裙和羊毛长筒袜,外面罩上了大衣,戴上兔皮帽子和红色的棉线手套。
如果说爸爸是力量的象征,打猎、建造房子、保护家人,那妈妈在这里就是让一家人团结在一起的安定人心的力量。
劳拉一家迁徙到大草原后, 就只有他们一家人, 后来偶遇的邻居也是住的很远, 但是妈妈永远把三个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该有的规矩礼仪也都教导得妥帖到位。
屋里,温暖舒适。劳拉的手和脸都洗干净了, 头发也梳得很整齐,脖子上系着餐巾。她端端正正地坐在圆木疙瘩上,像妈教她的那样,优雅地使用着刀叉。她一句话也不说,因为小孩子吃饭时不许说话,除非大人有话要问。
因为长途迁徙、居无定所,他们的餐具都是铁皮的,不会打碎。就算是没有漂亮的餐具, 妈妈也总是把铁皮的杯子盘子都洗得干干净净,叠放得整整齐齐。 壁炉架上还放有只有妈妈一个人能碰的一个精
2
致的小瓷美人儿。
感觉妈妈就是那个小瓷人现实里的化身,美丽、优雅,看起来柔弱却是经历风雨后依然顽强且保持着那份优雅。
除了温柔优雅又坚定的妈妈, 书里描写的爸爸妈妈之前的感情也格外让人动容。
毋庸置疑,爸爸在外是个硬汉,带着全家人长途迁徙,打猎驱狼养养在行。之前写过一个硬汉柔情的绘本小合集,的确,越是在外强悍,在家里的温柔就会被衬托得愈加明显。
爸总是说,只要玉米饼上有妈的手印, 他就不需要别的甜味剂
草原上的小木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