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教材心得体会
新庙小学 崔凤英
20xx年12月8日,我参加了武琼老师教材梳理的培训。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懵懵懂懂之间已在教学这条路上走了七八年,似乎成长了很多,又似乎无所长进。回顾这几年,我问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师吗?原来,我只是一个教教材的“教书匠”。注重的一直是“怎么做”如何设计教案、设计什么问题更巧妙。聆听了武老师对教材的分析,自己才对我手中的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原来,每一篇课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它编在教科书里的原因,只有站在一个高的角度,才能看得远,把握的准。这次的教材梳理,正如一场及时雨,她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课标告诉我们是“为什么”的问题,编者为何要这样编写,每一册教材又要提升学生哪些能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抛弃了“师道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师生之间共同学等交流。课堂要 1
呈现出勃勃生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使课堂变得活跃。
二、我们手中的“文本”是在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每一册教材、每一组课文、每一篇文章都有背后所隐藏的“知识、能力、思维、策略、习惯、情感”。而我们所做的正是明确这些东西,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满是问问题的课堂。中年级“泡泡句”给我们很好的方向,高年级单元导读里又明确了很多。几乎每一则单元导读都会说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或思想感情亦或者体会文章含义。其实她不正是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吗?教了这几年书却在今天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其实我特别惭愧。武老师,特别强调在概括课文时,不支持用填空的方式完成,否则就不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提升,而是完成任务。想想的确如此,可我们平时不正犯这些错误吗?低年级要重视拼音的复习和巩固,增强趣味性,积累语言。了解到每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学生不仅巩固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还认识到教材有机地把学习拼音和识汉字结合起来,由易到难编排,音——字——词——句,所有音节都可以由儿童自己读只有学生自己发出来的才是最正确、最美的,一个“a”或者“o”绝非老师示范出来的。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快乐。
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时注意抓难点;字母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发音部位,应以模仿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实际,进行汉语拼音教学;顺应学生的天性,增强教学的情趣 ;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进行简单的组词练习。口语交际教学应该 2
注意:要人人参与,互动起来;重视情境的重视:有的需要提前做些布置,重视在各种语文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此次的培训,我受益非浅。
3
教材解读大赛心得体会
为了我校教师们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施水平,学校组织了教材解读大赛,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教材解读大赛,在本次教材解读过程中,我看到了各位教师各有千秋的解读过程,感受到了一场关于教与学的视觉听觉与心灵的盛宴,着实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教材的研读以及教法的各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在研读教材、备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课后还有很大的选择与发展空间,学习到很多东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创设亲身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在我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查阅了多方资料之后总结出来的。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思想品德。教师还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抽象的知
梳理教材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