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圣子”与“圣女”.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圣子”与“圣女”的博弈在日常的地理课教学中,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学生大多不能把握, 随着人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关注程度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两种现象充满兴趣。“沃克环流”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先发现, 是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 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 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 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 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它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沃克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 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 削弱“沃克环流”,同时美洲中部一带气温会上升、暴雨成灾,这就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 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 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到三年。一、“圣子”——厄尔尼诺现象正常情况下, 受盛行信风的影响, 赤道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堆积,使西太平洋的表面温度超过 28°c ,给东南亚带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离岸漂流,下层冷水上涌, 导致这里洋面温度比较低。大气环流的结果使沿岸地区干旱少雨,出现大片沙漠,如秘鲁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厄尔尼诺( elnino ) 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子”之意, 是指南美洲西海岸赤道附近(约北纬 4° 至南纬 4° ,西经 150 ° 至西经 90° 之间) 幅度数千千米寒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像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 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 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这种现象一般每 4~7年发生一次, 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与一般情况相反, 厄尔尼诺出现时, 信风势力减弱甚至信风方向发生反转, 西太平洋的表面温度超过 28°c 的海水向东流动, 这种反转影响了东太平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大气状况以及经过此地的气团, 使得东太平洋沿岸地区暴雨频繁而东南亚气候干旱, 甚至出现严重的旱灾。由于温暖的海水缺少氧气、营养和浮游生物, 使这一带的鱼类大量减少。有证据表明, 海洋生物减少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从而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时东西太平洋的气压出现逆转,东低西高, 因此也就造成东雨西干。其主要危害有: 一是引起海洋生态演变。温暖的海水“杀死”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 会造成秘鲁沿岸的海鱼、海鸟等大量死亡或迁徙, 海洋渔业严重受损; 二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洪水泛滥,引起澳大利亚、印度和非洲等地出现旱灾, 农业减产。厄瓜多尔、秘鲁、加利福尼亚的人则认为厄尔尼诺会带来暴风雨,然后引发严重洪水和泥石流。厄尔尼诺发生时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为: 1. 台风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 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 台风) 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 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 我国的夏季风较弱, 季风雨带偏南, 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

“圣子”与“圣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