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生牢记中考化学中31条“一定”与“不一定”.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xx上海中考化学】初中生牢记中考化学中31条“一定”与“不一定”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类新题型——“归纳、分类、推理题”,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一定”与“不一定”,弄清这些“一定”与“不一定”,期望对今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离子,如NH+4、OH-;酸根离子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有中子,如H原子核中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He第一层为最外层,共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溶液中的不一定: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因为温度没确定,若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4、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Cl中阳离子是NH+4,不是金属离子。
  15、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6、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中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高锰酸),但所有化合物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17、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18、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2-4),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19、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于盐。
  20、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

初中生牢记中考化学中31条“一定”与“不一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wlgqnh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