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常考点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 km/h; 1 km/h=1//s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发音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快 .
  2、响度:,.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常考点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wlgqnh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