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常识一、森林火灾的危险和后果 1、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木, 降低林分密度, 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烧毁, 造成林地裸露, 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将引起水涝、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3、被火烧伤的林木, 生长衰退, 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4、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 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二、林火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 、森林可燃物(按易燃程度划分) -2- ①易燃可燃物:在一般情况下,易干燥,易燃,且燃烧速度快。这类可燃物包括: 地表干枯的杂草、枯枝、枯落叶、凋落树皮、地衣和苔藓及针叶树的针叶、小枝等。②燃烧缓慢可燃物:一般指颗粒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立木、树根、大枝、倒木、腐殖质等。这些可燃物不易燃烧,但着火后能长期保持热量,不易扑灭。在清理火场时很难清理,而且容易发生复燃火。③难燃可燃物:指正在生长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2 、火险天气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气候条件, 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 3 、火源火源包括人为火和自然火。三、森林火灾因何而起? 1、烧荒、烧牧场, 炼山造林, 烧灰积肥, 烧田埂, 烧秸杆; 2、林区内吸烟、乱丢烟蒂, 林区内野炊、烧烤, 林区内上坟烧纸、燃放鞭炮,林区内使用枪械狩猎; 3、进入林区的车辆漏火、喷火, 旅客和司乘人员乱丢烟蒂火种; 4、防火期违法用火要罚款, 违法用火引起森林火灾追究肇事者责任,主管领导要追究行政责任。四、扑救森林火灾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不迎火头接近火场, 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场。 2、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 要从山下或绕过山去接近火场。 3、不在上山火的上方和山脊线开设隔离带, 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 4、开设隔离带时, 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 并明确撤离路线。 5、开设隔离带后, 必要时, 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沿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 6、火场附近有河流、小溪、公路、小道时, 在统一组织下也可以此为依托点放迎面火灭火。但要防止火从公路、桥梁的涵洞跑火。 7 、休息时,应在被扑灭的火线边缘休息。五、扑救森林火灾安全常识灭火人员要熟悉危险环境,掌握林火行为变化,提高紧急避险能力。-4- 1、危险环境: 陡坡、山脊、单口山谷、山脊鞍部、草塘沟; 2、危险可燃物分布: 梯形可燃物分布、大载量可燃物分布、草本可燃物分布、易燃灌丛分布、针叶幼林分布; 3、危险情况: 在火场外宿营时、接近火场时、附近有火而看不到火时、周围烟尘大而不知火的方位时。当看火从头上飞过可能引起新的火点时、离火场很近对火场情况不明时、进入山凹带时, 在陡坡及峭壁附近扑火时
森林防火常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