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
第1章 检查表 35
第 1 章 检查表(Check Sheet ;Check list)
一、定义:
检查表是使用简单且易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的检查表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整其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也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二、检查表的分类:
一般而言检查表可依其工作的目的或种类分为下述两种。
点检用检查表:在设计时就已定义,使用时,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标记,其主要功能在于确认作业执行、设备仪器保养维护的实施状况或预防事故发生,以确保使用时安全用,此类检查表主要是确认查核作业过程中的状况,以防止作业疏忽或遗漏,例如教育训练检查表、设备保养检查表内部稽核检查表,行车前车况检查表……等等.
记录用检查表:此类检查表是用来收集计划资料,用于不合格原因和不合格项目的记录,作法是将数据分类为数个项目,以符号、划记或数字记录的表格或图形。由于常用于作业缺点,质量差异等记录,所以也称为改善用检查表。
三、检查表制作应注意的事项
明确制作检查表的目的。
决定检查的项目.
决定检查的频率.
决定检查的人员及方法。
相关条件的记录方式,如作业场所、日期、工程…等。
决定检查表格式。(图形或表格)
决定检查记录的符号。如:正、 、△、ü、○。
36 品管七大手法
四、检查表的制作方法
点检用检查表的制作方法:
⑴列出每一需要检查的项目。
⑵非检查不可的项目是什么?如:非执行不可的作业,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
⑶有顺序需求时,应注明序号,依序排列。
⑷如可行尽可能将机械类别、机种类别、人员、工程别……等加以分开,利于分析。
⑸先用用看,如有不符需求处,加以改善后,才正式付印。
2。记录用检查表制作方法:
⑴决定希望掌握的项目和所要收集的数据。在执行这一步骤时,应该由相关人员以过去积累的经验及知识来决定,最佳的方法是召集部门所有人共同参加,集思广益,以免遗漏某些重要项目。
⑵决定检查表的格式。格式的决定,应依据分层分析的程度,设计一种记录与整理都很容易及适合自己使用的格式。
⑶决定记录的符号
a.“正”字记号,运用频率最高,一般较常采用。
b.“ ”棒记号,多应用于质量管理,如:次数分配表。
c.“△、X、○、ü”图形记录。
⑷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由何人收集、频率多久、检查方法等均应事先规定。
五、检查表记录的项目 5W1H
⒈标题:目的是什么?…………………………………………What
⒉对象、项目:为什么?……………………………………。.Why
⒊人员:由谁做?……………………………………………。。Who
⒋方法:何种方法?……………………………………………How
⒌时间:什么时间?期间间隔多久?………………………。.When
ﻬ
第1章 检查表 37
⒍过程类别、检验站:在什么地方?什么场所?…………。.Where
⒎结果的整理:合计、平均、统计分析
⒏传送途径:谁需要了解?要报告给谁?
六、检查表制作要点
检查表的制作,可任意配合需求 目的而作更改,没有特别
的规定,但仍有几项重点是制作时需特别注意的:
⒈并非一开始,即要求完美,可先行参考他人的示例,模仿出新的,使用时如有不理想,再作改善.
⒉越简单越好,容易记录、看图,以最短的时间将现场的资料记录下来.
⒊一目了然,检查的事项应清楚陈述,使记录者在记录问题的同时,即能明了所记录的内容.
⒋以Team work的方式,大家集思广益,切记不可遗漏重要项目。
⒌设计不会让使用者记录错误的检查表,以免影响日后统计分析作业的真实性。
七、检查表的应用
检查表制作完成后,要让工作现场中的人员(使用者)了解,
并且做在职培训,而使用检查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并适时反映.
⒈收集完成的数据应立即使用,并观察整体数据是否代表某些事实?
⒉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项目,而各项目间的差异如何?
⒊某些事项是否因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⒋如有异常,应马上追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⒌检查的项目应随着作业的改善而变化。
⒍现场的观察要细心、客观.
⒎由检查的记录即能迅速判断,采取行动.
⒏检查人员,应明确指定谁来做,并使其了解收集目的及方法。
⒐收集的数据应能获得整体的情报。
38 品管七大手法
⒑数据收集后,若发现并非当初所设想的,应重新改善后再收集。
⒒检查的项目、周期计算单位等基准应一致,才能进行统计分析。
⒓尽快将结果呈报您要报告的人,并使相关人员也能知道。
⒔数据的收集应注意样本获取的随机性与代表性。
⒕对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检
品管七大手法之1——检查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