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持久战 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持久战》读后感 12 学前 1班赵倩倩 12150534 这篇是毛泽东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做的 5万多字的讲演,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问题的提出,后半部分主要为问题的解决。细细划分,又可分为提出问题、叙述背景和形势、双方社会形态矛盾特点、战胜日本的三个条件、战争性质、影响战争的因素、批判错误观点、预见三个阶段、提出战略方针、游击战、敌后战争、兵民胜利之本、决定战争的因素是人、多助寡助、内因、蒋: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等等。在我看来,这么多的内容,一般人光是看懂看透就要花上好长一段时间,真是很佩服我们的毛主席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那样的环境下总结出这样的精髓,所以,在我理解这篇文章之前,心底已对毛主席不由生出敬佩之情。站在一个 21 世纪当代大学生的立场上来看这篇文章,我觉得,更是有这篇文章来看毛主席这个人······ 初次看这篇文章,感触颇多。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背景吧。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日本皇军之间在武器装备上有很大差距,这就注定了抗日战争必须打持久战,但如何打持久战,怎样打持久战以及“持久”到何年何月, 这又是一个令全党费解的问题。当时的抗战形势充满了未知的迷雾,面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命运,谁又能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分析判断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文章中有提到,徐州会战结束之际,毛泽东开始撰写酝酿已久、建立在科学判断和分析之上的时政论文——《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日本必亡, 最后胜利的是中国”他鲜明地批评了“亡国论”和“速战论”。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在这篇著作中, 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始终,用以说明中日战争过程和结局,它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论持久战》用客观和全面的哲学方法论分析中日战争,辩证地阐述了中日战争的形势,毛泽东是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者斯诺的谈话, 对中日战争的作如此分析:“( 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 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毛泽东深刻地洞察出解决中日矛盾的关键在于矛盾双方内部要素的不断变化,揭示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在此情况下要杜绝投降论和速胜论,因为在敌方强于我方时这两种论调就不现实,必然导致客观失败。细分其主要内容则为: 1、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2、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

论持久战 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