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十起事故, 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 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 2001 年5月 18 日, 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 木板尺寸为 300X25X3800 毫米, 李某进行推送, 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 遇到节疤, 木板抖动, 李某疏忽, 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 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 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 2000 年 10 月 13 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 40 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 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 马上关闭电源, 使设备停转, 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电机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 我们一定要牢记: 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 对此并不重视, 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 更不把危险当回事, 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在脑后, 想怎么干, 就怎么干。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例如下面的这个案例,就是因为不把危险当回事,用手代替应该用工具完成的工作,而导致的不幸事件。案例三: 1999 年8月 17 日上午, 浙江一注塑厂职工江某正在进行废料粉碎。塑料粉碎机的入料口是非常危险的部位,按规定, 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人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 但江某在用了一会儿木棒后, 嫌麻烦, 就用手去塞料。以前他也多次用手操作, 也没出什么事, 所以他觉得用不用木棒无所谓。但这次, 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右手突然被卷入粉碎机的入料口, 手指就给削掉了( 农村的青饲料切割机伤的人太多旋耕机。手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很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都是用曾经流过血的手写成的。我们千万不要再冒失用手的危险去验证它的正确性。爱护自己的双手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三、习惯不能成自然,休息也得想安全我们在工作中, 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 有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和习惯做出的, 但不知你是否想过, 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有时会造成终生‘的后悔,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下面这些行为你有过吗? 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等。如果你有, 就赶快改正吧。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休息时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伤害事故。案例四: 2001 年8月 17 日下午, 河北某机械厂职工李某正在对行车起重机进行检修, 因为天气热, 李某有点发困, 他就靠在栏杆上休息, 结果另一名检修人员开动行车, 李某没注意, 身体失去平稳而掉下, 结果造成严重摔伤( 陈洪平事故、蒋仁华事故)。时时注意安全, 处处预防事故。麻痹大意只会招来伤害。在生产作业现场,我们都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惕性,不论是在操作的时候, 还是在暂时空闲, 想休息的时候, 都要牢记安全第一,做到“三不伤害”,千万不能习惯成自然地去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 机床控制板上放水杯、量具, 高空随手扔物品, 烟头) 四、环境狭小藏凶险,没有措施惹祸端在机械作业中, 各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作业空间, 机械设备之间安置不能太过紧密, 否则, 在一台机械工作时, 其危险的工件等物会对临近的机械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案例五: 1998 年5月 19 日, 江苏省一个体机械加工厂, 车工郑某和钻工张某两人在一个仅 9 平米的房间内作业, 他们的两台机床的间距仅 , 当郑某在加工一件长度为 1. 85 米的六角钢棒时, 因为该棒伸出车床长度较大, 在高速旋转下, 该钢棒被甩弯, 打在了正在旁边作业的张某的头上, 等郑某发现立即停车后,张某的头部已被连击数次,头骨碎裂,当场死亡。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因为作业环境狭小,进行特殊工件加工时,没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在工作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