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注释
①思:语气助词。
②矣:语气助词。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④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⑤昔:从前。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赏析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 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
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 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 中了。
整首诗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
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1)乃:就。
(2)发生:萌发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8)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9)重:读作zh0ng (因前句 晓看红湿处”,意 在说花团锦簇,露水盈花。花自然就重(zh0ng) 了! 花重锦官城”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春天到来时催发植物萌发 生长。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 万物又细微无声。乡间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都躲在黑 暗之中,唯独江上渔船的灯火格外明亮。待到天明,
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 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西江月① 夜行黄沙②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③,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④边,
路转溪桥忽见⑤。[1]
词语注释
1、西江月:词牌
2、夜行黄沙道中:词名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5、见:通假字 见”通现”,出现。
2作品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 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 蝉叫声。在稻谷的 香气里,(人们)在说着丰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 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 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 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 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 然所
1原文诗经采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