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注意事项_针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针灸是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 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下面是 给 大家整理的针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供大家阅读 !
灸法注意事项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 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舐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 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冈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 禁针。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 不宜针刺。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 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 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 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 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 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
.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 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舐部、睾丸、乳头、阴部不可灸,颜面部不 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能瘢痕灸。
不当针灸
看似安全的中医针灸治疗,其实也存在相当的风险。我就遇到过 一位患者,被家人送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就诊时, 医生惊讶地 发现,一周内,针灸针从患者愕部左侧,经盆腔、腹腔、移动到腹部 肚脐眼处,断针在体内移动这么长的距离,实属罕见。幸运的,断针 在移动时没有刺破体内的血管或脏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 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胸 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 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可见,为了防止折针,操作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 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操作中应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 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如抬头接手机和扭曲 身子与人谈话等;操作者在针刺时注意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胸穴,应 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 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