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半夏如何种植管理
发布时间:2010-06-22 来源:山西农民报
摘要:一、整地。以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主,其他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浇水条件。过沙或过黏 的土地不宜种植。在实地操作中,畦要控制
一、整地。以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主,其他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浇水条件。过 沙或过黏的土地不宜种植。在实地操作中,畦要控制在 1 . 5米的宽度,不能过宽,5月1
号前后在畦境上种成双行玉米, 以利旱半夏遮阴, 畦的去向以东西畦为好。 在林下种植,除
果树地以外都可以,并且生长良好,不论春播或秋种,事先要整好地,施足底肥,耕地不要 过深。二、播种。按行距 15厘米〜20厘米,开3厘米〜4厘米深的小沟,将种球均匀地撒 在沟内,株距2厘米〜6厘米覆土 1厘米〜2厘米后进行平整,天旱可浇水,温度控制在18c〜 20C, 一般12天〜15天相继出苗。三、田间管理。旱半夏一年有 2次〜3次的出苗与倒苗
现象,倒苗后过几天还会重新长出新苗来, 这是正常的繁殖现象。倒苗期间如有草尽量拔除。
倒苗后若地旱可及时浇水, 利于出苗。苗正常时追施氮、磷、钾肥,亩用20公斤〜25公斤,
注意不要沾在叶面上。 田坡上的玉米按常规管理, 林木也按常规管理, 雨水过多时要注意排
水,畦内不要长时间积水。有花草时可剪除,使养分集中在地下块茎上,以利增产。
半夏生长环境
发布时间:2010-06-22 来源:富农路
摘要: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腐殖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 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
半夏为浅根性植物, 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腐殖土上。喜温和、 湿润
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 土壤含水量在20%-40 %
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一年可倒苗 1〜3次,倒苗对
于半夏来说,一方面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珠芽数量,亦即进行了一
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
半夏于8〜10c萌动生长,15c开始萌芽出苗,15〜26c为最适生长温度,30c以上生长缓 慢,超过35c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 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 13c时开始枯叶。
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体眠特性。种子寿命为 1年。
冬播或早春播的块茎,当地表 1〜5厘米地温达10-13 C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
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 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一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
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地下珠芽就长得越大,当气温升至 13-15 C时,叶柄才直立长出 土面。
早半夏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0-06-18 来源:河南科技报
摘要:旱半夏是一种常年收获的中药材,如采用高产多熟的栽培技术,可实现1年3种3收。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地整地:栽培旱半夏以疏松肥沃的
旱半夏是一种常年收获的中药材 ,如采用高产多熟的栽培技术,可实现1年3种3收。其栽培 技术如下:
一、选地整地:栽培旱半夏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 ,整地时亩施土杂肥 3000〜5000公斤,磷肥
25〜30公斤,尿素25〜30公斤,深耕细耙。
二、播种方法: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1年3种3收,即4月种7月收,7月种10月收,10月种 次年4月收,也可1年收获1次,亩用种多少因块茎大小而异。种时用楼开沟 ,行距18厘米, 株距10〜15厘米,播种后覆土压实。如遇干旱天气 ,应及时浇水。
三、田间管理:主要做好锄草和培土工作。 锄草时先浅后深,在旱半夏生长1个月左右叶柄上 生出株芽,即开始培土 ,可追施磷肥及土粪或磷酸二氢钾。 如干旱要小水勤浇,浇后锄草培土。 旱半夏生长后期要摘去花蒂,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产量。
四、病害防治:可喷洒植病灵1500倍液,或50核菌灵、辛硫磷100倍液防治叶斑病及根腐 病。
五、采收:可用犁翻耕,仔细挑拣,大的作药用,小的作种用。入药前先将鲜旱半夏堆积室内
4〜5天,然后装麻袋、编织袋对沙子揉搓,进行月^皮,在水中漂去皮渣,晒干后即可销售,一般 亩产鲜品600〜750公斤。
半夏的形态特征与适种环境
发布时间:2010-06-18 来源:广东星火计划网
摘要:【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 15〜30厘米。块茎为球形或扁球形。叶基生,长柄;幼苗为单叶,
卵状心形,先端尖,全缘;第 2、3年后叶为3小叶复叶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5〜30厘米。块茎为球形或扁球形。叶基生,长柄;幼苗为单叶,卵状
心形,先端尖,全缘;第 2、3年后叶为3小叶复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柄下部内侧生有 珠
半夏种植管理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