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二首 (2).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寺学校:贾海英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背诵古诗,理解诗意。难点是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

古诗二首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5-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