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昆阳七小 陈素素
老师们,我现在的心情真的可以用现在这个标题来表达:“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但我却很想把自己这段时间自己的点点体会与大家倾诉。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语文是感性的,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情感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今天我上的这首诗就是如此,写的是景,但是读出来却饱含深深的友情。
上完之后,我真的如释重负,近段时间一直困扰我的就是如何教古诗。我们常常用老五步法来教学古诗:“解释题目——读通诗句——解释字句——串讲诗意——总结思想”来教学古诗词,以会背会默为最终目标,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咱们无心地暴胗天物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后来偶然看到这样一段话,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的:“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其实,在夏丏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当我读这句的时候,我的体会是,要培养学生的预感,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不能单纯地一个个解释,而是要让学生读到哪个字,哪个词就是一幅画,是有生命的。叶圣陶也强调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因此,这节课中,我跟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时,并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是在理解字面上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穿过语言的间隙,去体会这字词背后蕴藏着的情感。如,“故人”学生只是理解为“老朋友”,我就引导学生想象“他们肯定曾经一起做什么?”看到“烟花三月”,你就想起了哪些词语?我想学生读到“孤帆”,就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一只船”,而是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因为那船上有他的好朋友。
我们的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接着我来跟大家谈谈“诗眼”的魅力。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
在今天这堂课中,我先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在初读时就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那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份情,这就是本堂课的目标。但是这首诗中没有一个情字,前两句就是叙事,后两句写景,这也是诗人李白非常独特的表达情感的手法,寄情于景,于是我
悠然会心,妙难与君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