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5年展望
(来源: 中钢协信息统计部)
一、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概况
(一)产量小幅增长,国内表观同比下降。
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亿吨,同比增长%,增幅同比下降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亿吨,同比增长%,增幅下降个百分点[1]。国内粗钢表观消费亿吨,同比下降%;钢材表观消费亿吨,`同比增长%,增幅下降个百分点。
从日产情况看,全年日均产量万吨/日,其中6月份达到万吨、为最高点,11月份万吨、为年内最低点。
(二)钢材仍处高位
2014年前十个月,中库存维持在3000万吨以上,11月份下降到2500万吨左右、12月份下降到2300万吨左右。其中企业库存方面,纳入《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统计的83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2014年前11个月各月钢材库存总量基本维持在1400万吨上下(12月降至1250万吨左右),比2013年底增加155万吨、增长11%左右。
社会库存方面,上半年各月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下半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去库存趋势。到12月底,22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万吨,环比下降万吨,连续9个月保持下降,为近4年来最低水平。
(三)钢材价格持续下行
2014年不断走低。截至12月末,中国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点,环比下降点,降幅为%,较上月加大个百分点;同比下降点,降幅为%。
据统计,协会员钢铁企业2011年至2014年钢材全年平均销售结算价格分别为4468元/吨、3750元/吨、3442元/吨、3074元/吨,呈不断下滑趋势。品种钢材中,三级跌至2791元/吨,较2014年年初下降785元/吨;热轧卷板跌至3131元/吨,较2014年年初下降528元/吨。
(四)钢材大幅增长,但出口单价下降明显。
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长%;钢材1443万吨,增长%,折合净出口粗钢8153万吨,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尽管2014年钢材出口增长迅猛,但出口单价却比2013年下降明显,且钢材进、出口价格之间的“剪刀差”也越来越大。2014年全均价格约为美元/吨,而2013年的平均价格在美元/吨,每吨下降了美元,下降幅度为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4年全均价格约为美元/吨,而2013年的价格为美元/吨,每吨增长了美元,增长幅度为个百分点;进、出口钢材的平均价格差达到了美元/吨,比2013年的美元/吨放大了美元/吨,放大幅度高达%[2]。
(五)等原燃料供需格局逆转。
受国际主要原燃料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及我国钢铁产量增幅下滑影响,2014年钢铁原燃料供需格局逆转,价格大幅下降。62%品位的进口铁矿石到岸价由年初的美元/吨降至年末的美元/吨,下降48%;由1425元/吨降至893元/吨,下降37%。由2445元/吨降至1928元/吨,下降21%[3]。
(六)生产大幅降低,钢铁企业盈利有所好转,但分化明显、困难。
2014年,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降幅大于钢材价格,钢铁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有所起色。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指标统计的会员钢铁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实现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累计亏损面%,同比下降个百分点;亏损额亿元,同比下降%;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04亿元,增长%。销售利润率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在行业效益整体好转的背后,存在着明显的企业效益分化现象。从12月的情况看,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指标统计的88家企业集团,盈利企业71家,盈利额为亿元,同比下降%。其中盈利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家,合计盈利额亿元,占盈利额的%;其中盈利最多的重钢集团实现利润亿元,占盈利额的%。亏损企业17家,亏损额亿元,同比增加%。其中亏损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合计亏损额为亿元,占亏损额的%。
另外,行业了还存在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困难。2014年,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指标统计的会员钢铁企业期间费用同比增长%,其中管理费用同比下降%,财务费用同比增长%,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月末,会员钢铁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同比下降%,其中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长%;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其中短期借款同比增长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应付账款同比增长%。
(七)固定
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