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1
一排排红砖,一波波绿浪,一张小凳子,一棵大槐树,这就是我的故乡。我记忆中温暖的故乡。
在故乡的大院子里,有一颗大槐树,小时候只觉得那棵树好大好大,我经常搬一个小板凳,坐在下面,四周的红瓦,给我浓厚的安全感。
每当到槐树成熟的季节,一朵朵白白嫩嫩的小花挂在树上,如同繁星点缀在黑夜,奶奶也会利用上天给予的恩赐,将掉落的槐花制成槐花糕,我也会帮点小忙,小小的我摘不到槐花,便在地上拾槐花,当积累了一手槐花,拿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也不在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踮起脚将槐花撒向天空,趁花落地之前,幸福地转个圈,傻傻地说一句;“奶奶快看,天女散花喽。”奶奶笑着,却假装生气道;“傻丫头,你在扔,今年的槐花糕可没你的份。”说完之后,便拿着一篮子摘的槐花,拍拍肩上掉落的叶子,回灶房了,只留我在原地还在槐花的清香中笑着,因为我知道,奶奶每年都这样说,到最后吃糕最多的还是我。
我喜欢在奶奶做糕点时搬着小凳子,看着灶台旁忙碌的背影,做在奶奶身后的影子里,也不说话,静静地看着灶台上的,在等待糕点蒸熟中,奶奶总会回过头来,照顾坐在她身后的我说;“头,如果有一天奶奶一把老骨头,不能再给丫头做糕点了咋办。”“不会的,不会的,”我一听到这话,就连忙站起来,用小拳头给奶奶背上敲几下,问:“奶奶你的骨头年轻一点?”说罢,奶奶好像真年轻了好多,站起来,笑眯眯地说;“要给丫头做一辈子糕点喽。”奶奶做的槐花糕甜甜糯糯,入口即化,让我在心底藏住了那味道。
我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红砖,离开了绿浪,离开了小凳子,离开了大槐树,离开了奶奶,还有那槐花糕,渐渐地,他们都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
有一天正在写作业,听到有人敲门,妈妈的声音传入耳畔“妈,您来了,丫头,你快出来看看。”我心里一惊,记忆猛地涌现出来,急速跑出屋去,看到那熟悉,记忆中的身影,不过,她老了,头发花白,背佝偻着,十几年的岁月将她变老。我没有干什么,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接受着这十几年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奶奶刚刚坐下,便从包里拿出一袋东西“丫头,你快尝尝跟奶奶那时做的味道还一样不?”槐花糕,整个尘封在心里很久的名词,我拿出一块,放入嘴中,顿时心中仿佛有一块最冰冷的地方在慢慢融化,一股暖流包围着我,温暖的味道。
我知道,那是奶奶对我留下记忆中的温暖。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2
时间就像一座车站,我们经历过的,那些快乐的,悲伤的往事就像是车上的座椅,车开动起来,整个车站人去楼空,但那些悲欢离合却深刻在记忆深处,随岁月沉淀,在无数个彷徨的夜晚,似点燃的篝火,带来点点温暖。
这个夏天,她真诚的笑脸,成为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如果说,小学毕业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场离别,那么,我似乎经历了两场离别。
小时候因为我的脚,我总是受尽白眼,父母也因此无数次自责难过,所以,那时看好我的脚病是家里的头等大事,记忆中,好像每个假期我都会呆在那个充斥浓浓消毒水味道的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因此失去了很多东西,就连父母鬓间那葱葱黑发也在奔波中悄然变成了雪一般沧桑的颜色。可有人说,有些东西永远都不会丢失,如那刻骨的亲情和在岁月里沉淀留香的友谊。
我三年级的时候,爸爸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我的脚不能拖,不顾妈妈和舅舅的竭力反对,硬是给我请了假,送我到郑周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可当时我年纪还小,不明白爸爸的苦心,只想着回去和小朋友们玩,所以并不配合治疗,医生没办法只能强制治疗,几番折腾下来,我的小性子终于被压了下去,可我也已经错过了大半年的课程,最后不得不被“退班'了。
而留在我记忆里的那三年,只剩下那41双充满关切的眼。
现在的我已经上了初中,那些过去的记忆也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锈迹斑斑。这是我没有想到她居然还记得我。
今年暑假穿梭在数学、物理班中忙的焦头烂额的我,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一箱初三的教科书和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书的主人是我没有退班时的老同学。六年前的老同学。她在书上用便利贴写了很多激励的话,话语间充满了对朋友的关心,印在心上,有种淡淡的感动,可这还不算完,她在知道我不想考一中时,竟然冒着雨跑到我家劝了我一下午,她的话划过心头,让我有种傻笑的冲动。
原来有些东西,真的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那生活中、记忆中的一点点感动,是我前行的动力,我会永远把它们珍藏在心里。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3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这条路上的你我他,你们还记得吗?那一年盛夏,心愿许的无限大,我们手拉手也成舟,划过悲伤河流。
那一年盛夏,我与你们相遇,从那一刻起,我开启了人生崭新的乐章。
山有了悬崖峭壁才更险峻;海有了惊涛骇浪才更深邃;星空有了星星才更璀璨。而我的青春有了你们才更完美。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