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

学 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参赛队号 10856015
1. 徐小剑
队员姓名 2. 谭英花
3. 徐 彪
- 1 -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题 目 中等收入定位与人口度量模型研究
摘 要:
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是反映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指标,这一人口比重越大,
意味着收入分配结构越合理,称之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这种收入格局
下,社会的差距不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是明确中等收入群体的含
义,对题目提到的测定中等收入群体的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对一系列收入数据
进行定量描述,分析一定时间内某个区域的中等收入人口的变化,最后提出题
目提到的方法之外的方法对中等收入人口进行测算。
对于问题 1,本文在满足(9)式的基础上,构建关于 L( p, ) 的新模型,即
L(p) = pα (tan(p*pi/4))υ ,其中α≥0, υ≥1。利用 Mathematica 编制程序,应用 lsqnonlin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函数,求解模型参量,拟合出洛伦兹曲线,并对参考文献
中的 10 个模型进行拟合。然后,采用均方误差(MSE, mean squared error)的
方法,对新建的模型与来自参考文献中的 10 个模型进行拟合精度的比较,
RESNORM 值反映新建模型的拟合精度较好,高于部分模型。
对于问题 2,改进方法一,用部分排序法对收入空间法进行改进,其原理在
于,中等收入是一个变化的区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人口的比重
会有所变化,一般而言是增加,那么中等收入人口的比例范围也应有所增加,
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区间,将范围依次确定为 75%~125%、75%~150%,从而实
现纵向比较。但该方法改进有限,文章又提出改进方法二,用模糊分析法进行
改进,让收入人口的收入比例随即在区间[(1-a)*S1,(1+a)*S1]内变化。对于人
- 2 -
口分布法的改进,主要考虑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是不一样
的,除去固定比重的局限,选择不同的参数值对应的人口比例区间进行计算,
同时可以结合基尼系数 G 帮助选择。
对于问题 3,首先对收入分配的真实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利用问题 2
中部分排序法具体化中等收入人口的三个比例:75%~125%、75%~150%、
50%-150%,对此分别算出各个地区各个年份的中等收入群体,并结合收入分布,
画出收入分布间距密度图,进行纵向比较。其次通过 Matlab 软件使用多项式插
值法曲线拟合 L(p)曲线方程,计算出基尼系数,进行地区横向比较。
对于问题 4,建立了“模糊界定法”新模型,在文中收入空间发、人口空
间法的基础上,根据每一群体洛伦兹曲线的不同,变动和优化上下界限,重新
选定中等收入群体,以实现对收入空间法、人口空间法固有缺陷的修正。
关键词:中等收入人口;Mathematica;部分排序法;模糊分析法;
- 3 -
一、问题的重述
居民收入分配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分配公平程度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辞言
  • 文件大小2.75 MB
  • 时间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