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且子
K教学目标11,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 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 ,初步体会数
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观念。
K教学设计]
(一)设疑激趣(教师事先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在其中一个里面放上一 些豆子(内装22粒),另外一个是空杯。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下,让学生观察。 )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有两个杯子,一个装有豆子,一个是空 的。 生:老师,你拿两个杯子来做什么?
(二)正确估计(教师举起其中一个装有豆子的杯子。)
师:同学们都很注意观察,问的问题也很好,老师今天带来的杯子里装有一些 豆子,你们猜猜看里面有多少粒呢?
(学生对杯子里豆子数目多少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因而说法不一。 )
生1:有30粒。 生2:有40多粒吧 生3:不对,也许比40粒还多,
也许是50粒。(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微笑着取出另外一个空杯。 )
师:同学们,我们先在这个空杯中装进 10粒豆子,看一看。
(教师一边说一边带着学生一起数10粒豆子,放入空杯中。让学生观察,然 后拿出第一个杯子。)
师:现在你能估计出这个杯子中有多少粒豆子吗?
生1:我估计有20粒。 生2:我估计比20粒多一些。 生3:我想,杯 子里的豆子有两把多,一把大约有 15粒,我估计有30粒。
师:谁估计得比较准确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找两名学生到讲台前,其他学生跟着一起数。 1, 2, 3, 4,…一个一个地
数,最后是22粒。)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数法吗?
生4:我可以这样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还剩 2粒,与20比较接 近。
生5:我数的方法是这样:先数出10粒放一堆,再数出10粒放一堆,最后 还有2粒,一共是22粒。估计20粒的同学最接近。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评价,鼓励和引导用
不同的方法去数数。同时在屏幕上出现数字:“ 22” ,对估计较为准确的学生
给予肯定。)
(三)小组合作,加深理解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在小组里做一个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抓小棒,其余同学估计是多少根。估计完成后再数 一数,看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交 流,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是怎样估计的, 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学生数小棒的方法 有很多种,不要求有统一的方法,只要数的结果正确,数数的过程熟练即可,数 数与实物不相符的给予个别指导,选取几种数法特别的在班内交流。
(四)寓教于乐,探索新知
师:做完游戏我们再来看屏幕上的数字。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齐读。)
师:看到22这个数字,你们有什么问题和老师交流吗? 生:老师,这是
刚才数出的一杯豆子的个数,数字都是 2,两个2一样大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同学们你们怎样看呢? 生1:两个2应该一样大,
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
生2:我不同意刚才同学的回答,两个 2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会表示不同的 意义,它代表的数也就不同。
(教师把屏幕上22上方加上计数器。)
生3:两个2,右边一个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 示2个十。
生4:左边的2用两捆小棒表示,是20根;右边的2,它只表示2个一根。 合在一起才是22
数豆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